经济不确定性仍存:6月CPI预测均值1.54% M2料下探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经济不确定性仍存:6月CPI预测均值1.54% M2料下探

2017-07-10 08:28:46   来源:   

经济不确定性仍存 M2增速料将上升

何啸

[鉴于经济增长仍在政策容忍限度之上,严监管仍在延续,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等分别发文,加强基金销售、信保业务以及PPP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监管。周小川行长表示要加强金融改革和开放;资本市场开放取得显著进展,A股纳入MSCI、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得到推进。]

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预测2017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6.74%,低于一季度的6.9%。过去数月的经济数据带给经济学家们更多信心,他们将今年全年GDP增速的预测值从一季度末的6.54%上调到了目前的6.65%。2017年7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67,这已经是该数字连续第11个月高于50。经济学家维持经济“前高后低”的判断,即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会低于上半年。

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较小,财政政策仍将保持积极。5月M2同比增速降至历史低点,为三十年来首次低于10%,经济学家预计,6月M2同比增速将在此基础上继续下探,新增贷款和社融规模将较上月有所上升。具体经济指标来看,消费整体较为平稳,CPI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回升,PPI同比增速下降。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降,贸易顺差连续四个月增加。

经济学家预计7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将贬至6.83(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774)。同时,经济学家还上调了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期,由上月底的6.99上调至6.96,这是年内第四次上调预期。

信心指数:

连续11个月高于50线

2017年7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67,较上月有所回升连续11个月高于50线。除了两位经济学家给出了低于50线的预测值以外,其他经济学家均认为未来一个月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向好。其中,最乐观的预估值51.5来自德商银行周浩和黄剑辉给出了最小值8.8%。

丁安华预测,今年年底M2同比增速将为9.6%。央行引入MPA考核对金融部门持有的M2影响最大,银监会政策的影响较小,因此,6月MPA考核仍会压制金融部门M2。此外,今年以来非金融部门M2月度环比均处于历史低位、同比增速持续回落,拖累M2增速难以回升至10%以上。

5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6月预测(M2):

程实:9.4%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2017年7月央行利率与

存准水平调整可能性极小

给出存贷款基准利率预测的21位首席经济学家均认为到2017年7月末,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发生变化。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有19位经济学家给出预测,他们均认为今年7月期间这一数字将不会有变化。

徐洪才表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中性偏紧,有必要适度增加政策的灵活性,可选择降低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用来部分替代公开市场操作,进而从源头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服务于实体经济。

汇率:6月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大,年内贬值幅度较此前预期缩小

经济学家们预计7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将轻微贬至6.83(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774)。同时,经济学家们还上调了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期,由上月底的6.99上调至6.96,这是年内第四次上调预期。

伍戈表示,汇率方面,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人民币阶段性企稳。虽然依然会受到外部冲击和影响(如美联储的加息),但中国货币当局仍有充分的手段进行资本流动管理以熨平汇率波动。

官方外汇储备:6月数据继续上升

上周末,6月官方外汇储备数据公布,公布值为30567.9亿美元,稍低于经济学们的预期(30620.28亿美元)。

黄剑辉表示,从汇率因素看,6月美元延续前期贬值步伐,预计因非美货币升值造成外储增量为100亿美元。从利率因素看,6月海外债券市场收益率小幅上行,预计因债券折价造成的外储损失约20亿美元。从结售汇因素看,6月虽然是境外上市企业分红的高峰期,但月初和月末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刺激了结汇需求,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企业购汇的影响,预计6月结售汇格局总体保持稳定。综上所述,他预计6月外汇储备较5月增加50亿美元,余额为30585亿美元。

汪涛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将小幅上升。6月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日均交易量较为平稳,表明资本外流压力企稳;同时6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8%。考虑到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的估值收益抵消了发达国家政府债券价格小幅下降带来的估值损失,她估算6月外汇储备估值收益为50亿~100亿美元。再进一步考虑其他因素(贸易顺差、净FDI稳定等)之后,估算6月外汇储备可能上升50亿美元左右。

政策:短周期回落+长周期企稳+超长周期崛起

程实认为,周期异动将成为下半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的“三期叠加”将从“短周期反弹+长周期下行+超长周期崛起”,演进为“短周期回落+长周期企稳+超长周期崛起”,“L”型下行亦将孕育结构性生机。据此,他做出以下判断:第一,“减速增质”进入白热化阶段。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将阶段性回落,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稳固经济增长底线,并为供给侧改革开拓空间,金融“严监管”亦不会放松。第二,人民币稳定成为常态,“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动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多样性有望由弱转强。第三,中国股市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显现。今年下半年,股市总体表现有望优于债市,消费升级、共享经济、“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投资主题值得重点关注,我们对港股市场亦持有谨慎乐观的预期。

宏观经济热点问题预测与判断

6月8日至21日,1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了长达10天的“倒挂”,利差最高达7BP,本次调研中,共有11位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发表了看法。经济学们普遍认为国债收益率“倒挂”、收益率曲线扁平的原因在于:在去杠杆和货币政策趋紧的背景下,资金紧张抬升了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短端,而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经济将会有所回落,基本面的影响使得长端利率上行承压。

上月M2同比增速降至谷底,本月有12位经济学家对今年年底M2同比增速进行了预测。金融去杠杆带来了M2增速较低,其中有8位经济学家预计,M2增速较低的状态是暂时的,随着杠杆逐步被清理,M2同比增速会有所上升,并在年底达到或超过10%,另外有4位经济学家认为年底M2同比增速难以达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