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债价格走高,中国一改去年减持势头,美国国债持仓、外储规模都水涨船高,稳居美国最大“债主”之位。
美国财政部本周二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17年8月,中国所持美国国债规模环比增加345亿美元,增至约1.2万亿美元。至此,中国持美债连续七个月增长,合计持仓规模创去年7月以来新高。
TIC数据显示,8月日本所持美债环比减少114亿美元,降至约1.1万亿美元。这与上月形成鲜明反差。7月日本持仓曾增加223亿美元,增持规模为将近四年最大。
去年中国曾连续减持美债,同年10月美债持仓规模被日本反超,但今年6月又夺回美国国债最大海外债主称号,7月持仓增加195亿美元至1.77万亿美元,总规模创11个月来新高。
对于中国近来连续增持,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称,专家分析,今年以来的增持系中国国际收支盈余和外储增加背景下的合理变化,亦是扩大投资收益的选择。
专家认为,增持或减持均属正常投资行为,预计未来增减美国国债仍将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操作。
以下TIC截图展示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主要国家地区每月持有美债规模,单位为10亿美元。
TIC数据还显示,8月美国国际资本流明显逆转。8月国际资本净流入1250亿美元,7月为净流出73亿美元。8月美国长期资本净流入672亿美元,远高于7月净流入规模12亿美元。
目前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外储资产是美国国债。
中国官方曾表示,美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市场,不论增持还是减持都是正常投资操作,中国会根据市场上的各种变动进行动态优化和调整操作。
今年1月,中国外储连续七个月下滑,自2011年以来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的美债持仓连续回升,中国外储也一改此前跌势。
上月中国央行公布,8月中国外储继续环比增加,三年来首次七个月连续增长。当时外管局负责人士称,国际金融资产价格上升是8月外储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8月中国外储估值增长的主因是美债价格走强、收益率下行。当月发达经济体债券不同程度走强,美债走强贡献度最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月初的2.29%快速下行至月底的2.11%。
据华泰宏观团队粗略测算,8月债券走强带来的估值贡献将在200亿美元以上。当月汇率估值同样有贡献,但美元指数由月初的92.86贬至月底92.66,贬值幅度较小,由此带来的汇率估值正收益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