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察情况
本次环保督察始于
近年来,山西省历经了多次环保督察,以下列举较为重要的两轮为例。
两轮环保督察均未对焦化行业产生实质性影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开启后,华北地区开工率大幅下滑,从80.5%滑落至68.9%,显著低于全国同期开工率,但随着环保督察的结束,华北地区开工率快速上升,最高时期达85.4%,大幅高于全国同期开工率。山西省省级环保督察开启后,华北地区焦化厂开工率同样出现下滑,从86.6%下降至75.5%,随后同样伴随环保督察的结束略有反弹。因此,此两轮环保督察实际上对焦化行业的长期影响甚微,仅仅在督察时期内降低了焦炭产量,而主产区开工率均随着督察的结束开始回升,督察后并未真实的做到整改落实。
对比本次环保督察与往年历次环保督察,可以从督察组的反馈文件中略见端倪,本次督察力度较往次有增无减,且更加细致入微,不单单是对整体环境污染情况和环保整改态度进行检查与反馈,而且特别点名批评山西省焦化行业产能与污染方面的突出问题,将山西省焦化行业定为各行业污染治理不利的典型。
由生态环境部每月公布的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可知,2018年全年,山西省共有6个地级市名列空气质量最差的20个城市之列,且焦炭产量大市临汾位居倒数第一;2019年一季度,山西省仍有5个地级市名列空气质量最差的20个城市之列,临汾仍旧排名倒数第一。在国家号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基调下,山西省多地市空气质量却连连倒数甚至垫底。今年4月30日,生态环境部将山西八地市列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城市,将严格开展空气质量治理,尤其针对污染严重的焦化行业;加之今年为建国70周年,环保议题又是本年的重中之重,本次督察整改预计将较历次有较大力度的趋严,或将改善山西省焦化行业存在多年的环保问题。
焦炭产能过剩、产能结构失衡
截至2017年年底,山西省共有焦化企业105家,焦炭产能12598万吨;至2018年年底,山西省焦化企业增至114家,企业规模增加9家,焦炭产能增至13842万吨,产能规模增长9.9%。
2017年山西焦炭产量8383万吨,产能利用率66.5%;2018年焦炭产量9256万吨,同比增长10.4%,产能利用率66.9%,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在国家环保限产和焦化行业去产能的背景下,山西焦炭产量却持续大幅增长,产能严重过剩,近三分之一的产能属于无效产能或无法投入生产的产能。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2020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左右。以此计算,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和晋城四市焦炭产量与生铁产量比值远超0.4,若严格实施“以钢定焦”,则退出焦炭产能将超过2600万吨,但此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还需等待具体方案的出台。
分地区看,焦炭产能布局较为分散,全省焦化企业分布在八地市。其中,吕梁、临汾和长治三地市分别拥有焦化企业26家、23家和21家,焦炭产能3422万吨、2435万吨和2296万吨,产能占比24.7%、17.6%和16.6%;运城、太原和晋中焦化产能相当,忻州和晋城也有少部分焦化企业。
分炉型看,炭化室高度
分焦炉工艺看,69.3%的焦化企业采用捣固焦炉,其焦炭产能占比达65.8%;13.2%的焦化企业采用顶装焦炉,其焦炭产能占比为18.4%;其余部分为热回收焦炉。
分熄焦工艺看,90.4%的焦化企业采用湿熄工艺,其焦炭产能占比达81.3%;3.5%的焦化企业采用干熄工艺,其焦炭产能占比为6.3%;其余企业两种工艺均有使用。
由工信部于2014年修订的《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可知,新建捣固焦炉炭化室高度需大于等于
大气污染方面,焦化行业是重点污染行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提出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山西省要求于今年10月前对所有焦化企业完成改造以符合此特别排放标准,吕梁市要求于今年6月前对所有焦化企业完成改造以符合此特别排放标准。
水源污染方面,焦化行业也是重点关注对象。由于绝大多数焦企采用湿熄工艺,焦企废水未经处理直接熄焦的情况较为普遍,熄焦水超标问题十分突出。
环保高压推进产业升级
借助此次环保督察,山西焦化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改革。此次督察的力度与影响较前次明显增大,尤其针对焦化行业,督察组直接点名指出其产能扩张和污染超标问题。
根据《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要求,至2020年山西省炭化室高度
从产能去化上分析,2018年山西焦炭产能13842万吨,全国焦炭产能56206万吨,山西产能占比达24.6%。按照《焦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单单山西省去产能任务就超1200万吨,加之山西
除了
从具体产量上分析,2017年山西焦炭产量8383万吨,全国焦炭产量43143万吨,山西产量占比19.4%;2018年山西焦炭产量9256万吨,同比增长达10.4%,全国焦炭产量43820万吨,同比增长仅1.6%,山西增速远高于全国增速,山西产量占比升高至21.1%。若按照规划山西省产量保持零增长或低增长,则全国产量也将有效下降。受制于国家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吕梁将于本月末完成焦化企业改造,山西全省将于10月前完成焦化企业改造,届时或将降低焦企开工率5%左右。
另外,为达到对污染物排放控制,尤其是对水源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目的,现有焦化企业需安装脱硫脱硝装置和进行干熄熄焦工艺改造。据粗略计算,干熄熄焦改造投入成本较大,产能在100万吨以下的小型焦企不具备干熄熄焦工艺改造的经济性,而山西省干熄熄焦工艺占比极低,若严格要求执行改造,则将大范围影响焦炭供给。
行情研判及风险提示
今年以来,焦炭供需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供给端的长期宽松局面。基于以上分析,不论从行业本身现状,还是山西政府层面,本次环保督察与整改效果大概率将强于以往,加之今年恰逢建国70周年,环保议题又曾在两会期间热议。此轮督察整改方案或将于本月底或下月中旬公布,届时,焦炭供应或受到压制,供给拐点或将出现。需求方面,唐山二三季度限产不及文件预期,且北方多处产能置换钢厂近期逐步投产,短期内焦炭需求或有波动,但整体将趋于稳定。在山西焦化行业大概率落实整改措施的基础上,中长期焦炭价格中枢或将上移。
风险方面,考虑到历来焦化企业进行环保限产与产能优化的意愿较弱,且下游钢材市场即将进入淡季,炼钢利润或有所下滑,届时将再次向焦企施压寻求利润,焦化行业改革仍将存在一定阻力。
策略方面,目前焦化利润开始转好,安全边际有所增加,整改方案将于下月中旬前公布,加之吕梁焦企将于本月末完成改造以符合国家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焦炭供给存在收缩预期,原料端将受到一定压制,可逢低单边做多焦炭,或持有买焦炭卖焦煤套利组合。(作者单位:兴业期货)来源: 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