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
红包逐渐落地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减税降费都是提振国民经济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密集布置减税降费,反映出决策层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以稳定经济增长预期。
付一夫表示,持续扩大的减税降费背后,是经济有下行压力的客观事实,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时期,通过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来激活国内市场、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极为必要。对于制造业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来说,减税降费有助于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也可以促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至创新研发与扩大再生产中,进而推动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质量,并削减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企业的信用风险也会有所缓解,有助于民营企业信心的修复。此外,减税降费还可以间接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稳定内需。
具体来看,
此外,
对此,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具有规模大、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等特点,是我国积极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抵御经济下行风险的重要措施。一是突出减税降费规模,降低增值税税率和下调保险基金缴费比例,大幅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是聚焦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特殊医药品减税力度,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和家庭医疗保障能力。三是对保险、扶贫、污染防治等领域进行减税。四是鼓励科研和创新,提高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品技术升级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推动企业向高端迈进。五是打破企业垄断和市场限制,降低企业物流、通信、土地等交易性成本,实现企业公平竞争。
效果日益显现
目前来看,减税降费收效明显。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一季度,国有企业应缴税金增长仅为3.5%,低于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和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5.4个、5.7个和12.1个百分点;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共3411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576亿元,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政策新增减税146亿元。
“减税降费,就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市场活力的‘乘法’。”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表示,税收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税源企业信心指数止落回升,从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扬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回升了4个点,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增强,预示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将呈向好态势。
付一夫表示,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深入推进,既利好国有企业,又利好小微企业,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减轻了经营负担,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也体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十足。
“目前来看,减税降费措施相继落地,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有效改善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也积极促进了我国经济现阶段的平稳。”张依群表示,下一步,应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要求,逐项逐条抓紧落实,把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充分体现到保就业、保稳定、保发展、保创新上来,真正让企业、百姓实现完全获得。
张依群建议,还要在现有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一方面要对近年来已经实施的减税降费及其相关措施进行全面有效梳理,让减税降费政策从临时性、阶段性变为制度性和法制化,形成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持久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检查监督,建立信息反馈直通渠道,防止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偏差和扭曲,让国家减税降费的重大政策利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户企业和家庭。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