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柳钢是怎样炼成的?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百亿”柳钢是怎样炼成的?

2019-07-11 08:33:34   来源:   


从建厂之初的地方小企,成长为全球钢铁企业50强、中国钢铁第一方阵企业,并在去年成为广西首家年度利润超百亿国企,这是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这家西南钢企交出的成绩单。作为一家传统产业中的传统企业,柳钢不仅没有在风雨中倒下,反而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是怎样炼成的?记者日前走进柳钢生产车间,从每个生产细节探寻它的成长密码。

平均每年研发10个以上新产品

经过复杂的冶炼工序,火红的钢坯顺流而出。在柳钢转炉厂内,工人们正在火热的生产现场作业。

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全面取缔地条钢等积极因素下,柳钢抓住机遇,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开足马力释放优势产能,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201012月底,柳钢的钢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成为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

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庆表示,柳钢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利润过百亿的企业,并非偶然,而是不断解放思想、努力破解发展瓶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结果。

作为一家1958年建厂的传统企业,柳钢也曾陷入亏损的边缘,但柳钢没有被历史包袱束缚住,而是勇于淘汰落后产能,仅2013年就一次性淘汰落后炼钢产能200万吨。如今,柳钢已逐步集成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低成本、高效率、洁净钢生产服务平台,已具备年综合产铁1400万吨、钢1480万吨、钢材2250万吨的能力。

柳钢在行业内具有轧材能力大于炼钢能力的独特优势,这使柳钢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避免无效供给。柳钢集团总经理甘贵平说。

为改变中高档次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的情况,柳钢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积极推动产品档次提升。小转炉大型化改造、冷轧厂二期工程上马……一项项围绕优化品种结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改工程助推柳钢转型发展。

如今,柳钢平均每年研发新产品10个以上,产品种类高达500多种。港珠澳大桥近八分之一的钢材来自柳钢,鸟巢’‘天眼工程等诸多超级工程都使用了柳钢钢材。甘贵平说。

去年,柳钢全面接管广西钢铁集团,主导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建设,并购重组了一家不锈钢公司,形成了一体两翼的钢铁新版图。甘贵平说,下一步柳钢的规模将会翻一番。

走进海边的防城港钢铁基地,只见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上百台塔吊、强夯机等各式机械马力全开。这里建有连接铁路的20万吨级码头,海外的原料通过海运直抵工厂,产品可以通过铁路、水路运往全国,未来优势明显。

科技创新助力迈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

在柳钢冷轧厂,随着操作室内工作人员电子指令的下达,两台无人天车开始作业。无人天车具有多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去年投用以来便成为冷轧厂智慧工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冷轧厂厂长吴春平介绍说。

记者在冷轧厂看到,各工序间钢卷全流程智能化流转,钢卷信息自动识别。吴春平表示,智慧工厂在大大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精准度。

柳钢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先后与国内重点科研院校开展项目合作。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落户柳钢,课题组在炼铁厂建立了智能控制工作站,推进柳钢高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每年创效益1亿元以上。

在广西柳钢物流公司,记者在物流公司的大屏幕上看到,柳钢智慧物流云平台可随时掌握运输车辆的动态信息,并实现物流分段结算、自动化结算等功能。

以前,由于没有统一的物流监管配送,经销商要自己找车、派车到各个站点提货,物流分散、运输成本高,钢材走私现象也时有发生。柳钢物流公司董事长李绿松说,物流云平台对90%以上的柳钢产成品提供了配送及监管服务,确保柳钢产成品安全、高效、精准地送到客户手中。

目前,柳钢物流公司整合社会运输车辆、专业船舶等运力资源,建成了覆盖广西、广东及华东地区的公路、水路智慧物流平台,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系统的解决方案。得益于信息化、智能化,柳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自己的铿锵步伐。

以废治废激活绿色增长新动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柳钢顶着能耗高、污染重的帽子,引发了一场要柳州,还是要柳钢的争论。

那时候很多生产岗位又脏又黑,我们的职工工作一天,下班后衣服上很难找到一块干净的地方,所以那时候没有多少女孩愿意嫁给柳钢的男职工。由于酸雨多,自行车放在外面也很容易生锈。作为老职工,柳钢集团运营改善部部长高云英回忆说。

对此,甘贵平介绍,如果说污染治理不好,那么工作生活在附近的柳钢职工是首当其冲受到危害的。所以对于治污,我们比谁都更迫切,更有需求。甘贵平表示,柳钢坚信不搞好环保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因而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数据显示,柳钢累计投资近80亿元对三废实施全面治理,建成节能减排设施500多台套,年环保运行费超17亿元,绿色发展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与此同时,柳钢积极从粉尘、废气、废水治理中挖掘潜能,降低成本。自主研发新技术,利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废氨水吃掉烧结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实现了以废治废;所有生产工序均配套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98%以上。

如今,行走在柳钢厂区内,只见道路两旁绿树葱翠,车辆驶过厂区道路也没有扬尘现象。干净整洁的环境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昔日曾粉尘四起、黄烟弥漫。

作为千万吨级钢企,柳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不但未造成环境污染,还成了可利用的宝贵资源。记者在柳州市强实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矿渣和废渣通过研磨处理,转化成矿渣微粉。据公司副经理周永新介绍,矿渣微粉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及部分水泥生产中,配制高标号、高性能混凝土,成为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绿色建材。

2010年起,作为柳钢子公司的强实公司累计将1530万吨废渣转化为矿渣粉产品。周永新说,得益于循环经济,公司目前资产总额达到7.5亿元。

为节能环保,柳钢所有高炉均配备发电机组,实现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全回收,每年自发电量占企业总用电量的78%左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