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据悉,联盟由不锈钢行业的龙头企业、钢研院所、高校和咨询机构共同牵头成立,将通过产学研体系对特种合金新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进一步推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表示,我国钢铁行业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不锈钢和特种合金是生产工艺技术复杂、产品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的关键品种。新材料既是支撑国家制造强国的关键战略材料,作为先进基础材料,也是传统材料转型升级的首选。如何获得质量高而且性能稳定的优秀产品,如何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标准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以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标准化引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钢铁是支撑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工业脊梁,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建国70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已成功解决“有没有”、“够不够”的规模数量问题,未来则是解决更好和更适用的问题。
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表示,从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数量规模来看,扩张型发展的方式已接近尾声,钢铁企业需要摆脱单纯依赖数量成本型发展模式,迫切需要不断开发出更新技术、更新产品,更有质量,以满足持续变化升级的市场需求。
迟京东表示,我国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和消费国。2018年我们国家不锈钢的产量达到267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53%,钢材自给比率达到96%以上,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我们需注意的是,我国高技术含量的钢材占比仍然不足。2019年我国在钢铁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全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的确,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销售收入3.54万亿,同比增长了11%,但是销售利润率仅为4.49%,同比去年大幅下降3.08个百分点。
“产量增长、销售收入大增、销售利润率降低,这就是我们钢铁行业当前的现实。”迟京东说,从全行业情况来看,如何保障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如何保障行业的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值得我们思考。
因此,迟京东认为,未来我国钢铁工业应在产品结构优化上,着力瞄准高技术含量、高质量水平、高性能要求的产品,提高钢铁总量中高端钢材的比例,提高下游产业不同需要专用钢材的比重,以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品种质量更高、更优和实用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