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河北迁安召开的2023钢铁数字创新大会上,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在参加以迁安论“数”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时,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调研成果对比了中外钢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差距。
据他介绍,两年半以前,世界钢铁协会在技术委员会推动之下专门成立了项目组,主要目的是推进全球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根据项目组的调研结果,钟绍良认为,国内外钢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主要有以下差距。
第一个最大的差距是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不一样。他认为,国外先进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是自发的,来自内生动力;国内钢铁企业包括有些领先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对而言是被动的,可能是听到国外钢厂数字化转型也跟着转型,可能是政府要求之下被动转型,为转型而转型。
第二个就是发展水平不一样。钟绍良说,国外先进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比较早,有些企业在20多年前就开始数字化转型,跨国企业像韩国的浦项、奥地利的奥钢联,以及美国的大河钢铁、纽柯进步很快。从全球范围来讲,浦项制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是做得最早、最成功的钢企,早在6年以前就实现了全球真正意义上第一座无人控制、无人操作的黑灯高炉。正如王国栋院士在本次大会上做报告时所说,浦项的黑灯高炉实现了我们几代钢铁人的梦想。
接着,他还举了两个例子说明中外钢企的差距。
比如,5年前,大河钢铁人均产钢量就达到4000吨到5000吨,其劳动效率大概是国内钢企平均水平的5倍,因为它应用了最新一代的数字化技术。大河钢铁有个很响亮的口号——“虽然我们的名字叫钢铁公司,其实我们不是钢铁公司,只是碰巧这几年在生产钢铁,我们其实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再如,浦项在推进低碳发展过程中,把人工智能尤其是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新一代氢冶金工艺流程开发里去。它不像咱们很多企业,先建一个实验规模的设备来中试,成熟之后再集中式进行商业化生产。浦项先是建立一个数字孪生系统,用人工智能来模拟同样的技术环境下是不是可以实现,在确定之后再去进行实验规模的验证,这样一是为了降本,二是为了效率和安全。
当然,他也承认,国外也有相对比较保守的,像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钢铁企业。他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考虑就业,认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尤其是智能制造,虽然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他们怕影响就业,为了保证就业刻意地延缓数字化进展;另一方面考虑信息安全,几乎所有调研的企业都把信息安全当作第二个或第三个考虑的因素,由于安全技术还不到位,尽管已具备数字化的技术条件,但是他们担心安全问题相对而言比较保守。
第三个是转型的阶段不同。钟绍良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以中外钢企的数字化转型阶段也不同。他说,从全球范围来看,钢铁生产技术基本同步,差距不是很大,可能相差2年~3年,顶多5年,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得最好的与做得最差的企业相比,最起码要差15年。国内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机械化、自动化阶段,用简单机械替代人,其实这只是简单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还不是数字化。正如刚才王国栋院士说的,我们有些企业只是把胳膊、腿换了,但是大脑还是人工的,这不是真正的数字化。“当然,我们也有一部分做得不错的大企业,如宝武、河钢已经基本跟国外先进企业同步。”他也坦言。国外先进企业早已走过了机械化、自动化阶段,开始拓展到某个工艺流程的数字化,有的企业开始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有些企业甚至开始向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经过调研,大家认为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是什么?钟绍良以北美地区用户推动转型的例子来说明。他说,比如建房子,未来定制建筑材料就像我们现在淘宝上买东西一样可以一键定制,一套房子面积有多大,需要什么样的保暖、通风、采光条件,一键式输入之后,建筑公司通过一个智能模型很快就能算出来这栋房子需要什么样的材料、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在什么时间交付,可以倒推出它需要什么样的钢材、什么品牌的钢材、需要多少吨钢材,钢厂应该在什么时候交付,不需要人工干预,也不需要采购人员,系统会自动进行对接。钢厂也可以根据智能模型反推出采购多少铁矿石、什么时候冶炼生产出来、什么时候交付。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未来5年到10年,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称之为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现在,国内钢铁行业还缺乏这方面考虑或者考虑得不多,现在只想把厂区内的数字化转型做好、做完善就已经不错了,所以这是一个大的差距。
第四个就是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同。国外先进钢企都把信息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钟绍良介绍:“我们在项目调研里面就有一个关于公司有没有受到网络攻击及攻击细节的问题。只有一家公司将受到攻击的形式、内容告诉我们,其他企业都说不好意思,这是企业机密。他们私下告诉我,被网络攻击是一件比较丢脸的事情。”相反,国内钢企在这方面重视不够,他提醒国内钢企未来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与此同时,钟绍良也列举了国内钢铁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两大优势。一是国内钢行业应用场景比国外要多得多。中国占全球超过一半的钢铁产量和消费量,很多其他国家就一两家钢铁企业,所以它的应用场景不够,因此中国钢铁企业数字转型的创新点比较多,潜力比较巨大。二是国内钢铁行业对数字化标准比较重视,在制定数字化标准方面可以有所作为。他说,很多国家其实也重视不起来,很多国家只有一两家钢铁企业,像奥地利只有一家钢铁企业,即使想要制定行业标准也几乎不可能。中国钢铁已在规模、装备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领先,因为有足够的应用场景,他认为,在制定钢铁行业数字化标准方面也可以领先。
最后,针对我国钢企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钟绍良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一是建议国内中高端企业要从全流程甚至全产业链上加快数字化转型,其他企业可以先从个别流程入手推进数字化转型。二是国内钢企对信息安全还重视不够,一定要重视信息安全。三是利用国内钢企的应用场景优势,加强数字化标准研究。四是加快人才培养。他说,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缺的是人才,尤其是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