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绿电"装机创新高 点亮能源转型之路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超50%:"绿电"装机创新高 点亮能源转型之路

2023-12-20 08:13:36   来源:经济参考报   

  51.9%——这是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就在今年3月底,这一比例首次超过50%,意味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折射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多元绿色发电供应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预计,2023年全年我国新投产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其中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2亿至2.3亿千瓦。

  面对新能源占比提升带来的挑战,业内人士认为,要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多元协调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完善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电网体系,大幅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多措并举确保电力稳定供应及新能源高效消纳。

  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或创新高

  12月的广西崇左,山水相依,层峦叠翠,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开发建设的崇左市“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进入投运高峰期,年末风光储19个子项计划实现全容量并网。

  这个国家重点推进的多能互补一体化能源基地项目,总规模达1084万千瓦,全部投运后年生产电力约260亿度,占广西2022年全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2%,发电量占比达到56%。

  放眼全国,从西北的沙漠戈壁到东部的蔚蓝大海,从险峻的高山峡谷到广袤的低地平原,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一座座水电站,正源源不断地送出清洁电力。

  近年来,我国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电力供应结构加快由以煤为主向多元化、绿色化转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历史性首次超过50%,达50.5%。此后延续快速发展势头,截至10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14.6亿千瓦,占比也提升至51.9%。

  中电联预计,2023年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15.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53.5%左右。

  在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此消彼长的背后,中国新能源跨越式发展清晰可见。

  “十四五”以来,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年均新增装机已连续三年保持在1亿千瓦以上,较“十三五”期间高出53.6%。2023年1至10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投资完成6621亿元,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完成4411亿元,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66%。

  “新能源已成为电源投资的主体,初步估计今年全年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2亿至2.3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中电联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表示,我国发电装机规模将在2024年首次突破30亿千瓦,预计将达到31.5亿千瓦左右。初步预计2024年年底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1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超过35%。

  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形成

  装机规模的快速提升离不开产业的强有力支撑,而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推动。

  成功研发制造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具备大兆瓦级海上风电装机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核电形成了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新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进展……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中国加快向“绿”而行,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力量。张琳表示,过去十年,我国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贡献度超过40%,预计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将超过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一半。目前我国光伏组件和风电关键零部件产量已占全球市场70%以上,有力推动了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全球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确保新能源高效消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发电单体容量小、数量多,且出力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将给我国电力系统带来一定挑战。

  张琳建议,加快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布局适度发展气电,并发挥煤电托底保供、系统调节、电网安全支撑作用。同时,持续优化电网主网架建设,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外送电建设,提高清洁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加快配电网改造和智能化升级,积极推进新能源微电网建设,保障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与多元化负荷灵活接入。此外,大幅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优化电力调度运行方式,积极发展虚拟电厂、可中断负荷等调节资源,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

  提升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至关重要。“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同能源产业有机结合,将有效赋能源网荷储互补、电力负荷预测、电力平衡预警等多维环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称。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