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 国资委圈定四大重点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国企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 国资委圈定四大重点

2024-04-29 08:08: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持续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推动重组整合实现要素畅通流动,形神兼备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国务院国资委4月28日在湖南株洲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圈定下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四大工作重点。

  在会上,一系列重组整合加力的信号释放,其中包括:要灵活运用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联合攻关等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紧迫的产业更多采取收购兼并等方式快速进入;积极考虑并推进促进更高水平履行功能使命、更大范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战略性、结构性重组;龙头企业要沿着产业链主动谋划推动重组整合。

  今年是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确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各中央企业、各地要按照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重新审视、调整优化改革组织推进的方法路径和具体措施,全力以赴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

  首要重点任务是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

  此次会议强调,要对基础研究、前瞻性颠覆性研究,建立中长周期考核和差异化支持制度。要以鲜明的导向加大对创新骨干人员的激励力度,把工资总额增量优先用于作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科研团队工资总额实行单列,探索开展溯源反哺式利益分享,尽快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扩面。

  “国有企业要带头优先使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自主创新成果,积极提供应用场景、试用环境。” 王宏志称,目前,至少有66家中央企业建立了“三首”采购绿色通道,还未建立的企业要加快建立,做到畅通管用。

  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

  一方面,集聚优势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通过盘活低效无效资产、闲置土地等方式,腾挪出资源空间。要用好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协同发展战新产业。另一方面,强化数智网络赋能传统产业。有条件的企业要抓紧对算力、算法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攻关,多路径布局前沿技术,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中央企业、地方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要加快实施“AI+”专项行动。

  “实施更有针对性支持举措。”王宏志强调,要考虑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必经的“战略亏损期”,对这些产业和相关基金,区分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实施差异化、长周期的考核评价和中长期激励机制。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加快节能降碳、老旧化工设备更新改造、清洁生产改造和工艺革新,积极开展绿色先进适用技术攻关及应用,增强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高端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这一过程中,重组整合、有序进退无疑是重要路径。作为改革重点之一,如何推动重组整合实现要素畅通流动?此次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

  创新思维推动战略性重组,积极考虑并推进促进更高水平履行功能使命、更大范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战略性、结构性重组,并超前考虑重组涉及的人员转岗、分流安置等工作,确保稳妥有序实施;突出主业、聚焦实业推进专业化整合,龙头企业要沿着产业链主动谋划推动重组整合,在更大范围内、不同层面间,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加大“两非”“两资”处置出清力度。

  王宏志表示,目前19个地方已经建立了“两非”“两资”处置多部门联动绿色通道,但还有一些退出任务较重的地方,仍没有建立。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绿色通道加快建立。要多措并举“减亏止血”,特别是“小散弱”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和中央企业,要拿出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力争限期“清零”。

  此外,国资委还提出要形神兼备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事项清单”,提升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工作,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活力动力。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