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3年,钢铁消费需求连续3年下降。随着钢铁市场以消费需求导向为主的特征日益明显,建立供需动态平衡的市场调节机制势在必行。各下游行业用钢现状为何?需求减量中有哪些增量机遇?
9月2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期间举办的“未来钢铁需求”论坛上,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翔,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龚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景万坐而论道、共话“钢需”。钢协副会长夏农主持论坛。
建筑业年用钢量达到5亿吨以上,占据钢材消费量的半壁江山。“建筑业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自重轻、强度高、塑性韧性好、抗震性能优越、耐热性好、可回收利用的钢结构将是一大重要载体。”景万表示。
他指出,在新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建筑、改造存量建筑过程中,亟待钢结构发挥重要作用。以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危旧楼房改建项目为例。该项目是北京市首批以“原拆原建”模式进行更新改造的试点项目之一,也是采用装配式技术完成的原拆原建项目。“通过采用数字化进行钢结构建模,该建筑的改造时间从半年缩短为3个月,而且使用功能、面积都得到有效提升。”景万介绍,与传统混凝土进行有效结合,也将丰富钢结构应用场景。
景万特别指出,建筑业急需与钢铁产业协同创新。“我们希望将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构件焊接加工等功能由钢厂操作,如此将大大提高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开辟未来合作的新空间。”他表示。
中车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名片。近些年,中车建设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和制造基地,以及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车辆为代表的系列产品,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规模上,目前铁路货车保有量100万辆,用钢需求约100万吨;风电领域,塔筒以及海上风电的漂浮式平台用钢量约60万吨。”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双介绍,未来,中车对钢的需求将呈现长周期、高速、重载、绿色、经济、智能5方面特征。
中集集团作为装备制造企业,产品主要聚焦集装箱、道路运输装备、清洁能源制储运加产业链装备、能源化工装备、高端大型海洋装备、特殊用途船舶等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未来将从产品端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并与产业链协同参与到钢铁原材料的绿色化进程中。“中集集团年用钢量合计超过500万吨,用钢量大、品种多元、规格多样、应用场景丰富,我们所有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钢铁原料的大力支持。”高翔表示。
以集装箱为例,中集集装箱所用高端耐候钢,已经从自日、韩、欧美等国进口转化为采用国产钢材,中集集团与国内钢厂共同完成一代/二代/三代箱板的迭代与应用,以及针对冷箱的含氮型节镍不锈钢材料开发等,期间得到了宝武、鞍钢、本钢、首钢、太钢等的大力支持,使得箱板供应解决方案日臻精益优质。
“未来,中集钢铁需求呈现两方面趋势、特征。”高翔表示,一是高质化,需要更高质量、更高性能的材料去满足装备创新与落地的需求、实现打造更多‘冠军’的目标。二是绿色化。中集集团海外业务占比集团总营业收入约50%,近年来也面临海外客户对产品原材料碳足迹核查、碳减排能力具体的数据要求。“钢铁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在去年已经成为中集集团层面八大战略策略主题之一,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使用真正绿色清洁的环境友好型钢材。”
机械工业与钢铁工业互为上下游,是彼此支撑的兄弟行业。中国机械制造业经济总量自2010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一,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9.8万亿元;近3年,机械工业进出口贸易突破万亿大关,其中70%以上为出口。“据市场机构测算,机械行业每年用钢量在2.5亿吨左右。”罗俊杰表示,未来机械工业用钢需求将稳中有增,既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需求。
具体而言,未来机械用钢主要聚焦三大领域。一是机械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钢材提出新要求,特别是对于低排放钢材的需求将增加。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已在机械领域崭露头角,部分产业在市场上取得良好成效,如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和工业机器人等产业,未来对装备的需求将大幅提升,“钢需”也将迎来新机遇。三是机械工业正在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未来对合金钢、特种合金钢等优质钢材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龚盛表示,下游企业的发言,使他对钢铁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虽然钢材需求目前呈现波浪式、震荡式下行,并主要集中在建筑用钢领域,但未来钢材需求将有结构性增长的可能。如果下游能够开拓更多新的钢材应用场景,推进更多材料替代,钢铁需求将大大增强。特别是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或将成为未来‘钢需’的新增长点。”他表示。
2025年是沙钢建厂50周年,正面向“百年沙钢”展开新一轮规划。龚盛表示,沙钢将重点围绕绿色低碳、国家能源安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新需求制定产品规划。把握降碳和绿色制造大方向,沙钢将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抓极致能效管理,推动实现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二是采用低碳生产工艺,从本质上推进降碳,重点大力推动电炉钢发展和超薄带生产。“沙钢目前有10座电炉,4条超薄带生产线,其中,超薄带产线碳排放为常规流程的20%。”龚盛介绍。
夏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虽然钢铁消费总量将呈现长期下降态势,但我国钢铁需求的基本面较为平稳,推进新型工业化对钢铁的需求在较长时间内还将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要求质量更好、性能更优、更加绿色低碳。“未来,钢铁市场仍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钢铁企业要坚定信心,科学研判市场需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钢铁贡献,持续为全球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中国贡献。”夏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