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 汽车行业央企“三巨头”新格局形成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 汽车行业央企“三巨头”新格局形成

2025-07-30 08:27:44   来源:中国证券报   

  7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当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至此,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达100家。我国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这家新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成,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摩托车、金融及物流服务等。

  “新央企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并加速全球化发展。”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负责人表示。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至此,我国形成的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将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根据国资委公布的最新央企名录显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位列73位。同日,国务院国资委还公布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领导人员职务调整信息: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表示,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利于新央企聚焦主责主业,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完成“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新使命。

  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当日举行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表示,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汽车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踏上新征程,中国长安汽车要树立“争一流、当示范”理念,着力打造战略先进、创新领先、治理高效、功能突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要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把自身发展放在推动我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下来谋划,以绿色低碳智能产品激发新需求,助力构建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要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坚定走好自主创新路,推进动力电池、汽车芯片、智能驾驶等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提供更多定位精准、性能卓越、市场青睐的产品。要着力完善公司治理,高标准做好总部设立、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等,推进精益化管理、智能化管控,增强组织敏捷性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

  7月29日,长安汽车公告称,公司近日接到相关通知,兵器装备集团分立为兵器装备集团(存续公司)和中国长安汽车(新设公司)的工商登记手续已完成。根据分立协议,分立前兵器装备集团直接持有的长安汽车14.23%股份、辰致集团100%股权全部分立至中国长安汽车,本次分立不涉及价款支付。本次权益变动后,中国长安汽车合计持有公司35.04%股份,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长安汽车表示,中国长安汽车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其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本次分立有利于更好支持长安汽车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军企业,进入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

  “这次重组是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汽车行业产业格局将重构,此前央企车企以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为主导,中国长安汽车独立后将形成“三巨头”新格局,新集团将以新能源与智能化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竞争,推动央企资源向高增长赛道集中,同时也有望获得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包括新能源补贴、关键技术攻关资金等。

  机构认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组建有助于聚焦汽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新集团可获得更灵活的运营机制和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将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巨头转型。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