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行业共识 共筑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钢协六届十一次理事(扩大)会议侧记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凝聚行业共识 共筑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钢协六届十一次理事(扩大)会议侧记

2025-08-05 16:33:05   来源:中国冶金报   

“建立一个长效的产能治理与产量控制机制,是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避免‘内卷’的核心,是跳出同质化竞争,用技术定义新赛道。”

“未来3-5年,率先完成智能化改造的企业将获得显著竞争优势,行业可能呈现"技术代差"主导的新格局。”

……‌

73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十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召开。来自全国重点钢企、行业协会的5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控产能、反内卷、强协同、促转型”展开深度研讨,为构建和合共赢的钢铁产业生态圈建言献策。会议传递出行业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破解发展困局的强烈信号,展现出钢铁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智慧。

‌控产量:从“自律共识”到“机制创新”

“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坚持执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实现了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总结了上半年钢铁行业的运行特点,同时,他也坦言,强劲的供给能力与减弱的需求强度仍然是钢铁市场当前的主要矛盾,钢铁行业利润有所修复但持续性仍显不足。

基于这一现状,钢铁企业对行业由“增量发展”到“减量优化调整、存量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变化有了更加现实、更加清醒的认识,采取的控产量、调结构、优品种、强管理、降成本、防风险等各项措施也更加务实。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自律控产稳运行是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是实现行业效益逐步向可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合理盈利水平回归所必需的。如何‌建立有效的长效产能治理机制,稳定市场,与会代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河钢集团总经理王兰玉呼吁“用超低排放等硬指标细化产量管控”,提出将超低排放指标应作为产量管控细化依据。他建议,将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A级企业(如河北90%达标企业)纳入优先保障名单。

包钢集团总经理李晓则强调“硬手段调控”的必要性,呼吁通过“超低排放硬尺子"实施差异化产量管控,让投入真金白银进行改造的钢企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扶优汰劣’‘早改造早受益’的政策目标。”

国家钒钛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张邦绪主张用“能耗、环保、安全等多指标综合评估”,反对单纯以产量数字“一刀切”。他表示,正推动建立区域协同自律会议机制,分品种设立成本标杆。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王文金则直言“控产量仅靠企业自觉还不够”,他强烈呼吁政府层面出台更具约束力的“实招”,与企业自律机制形成合力。

柳钢股份总经理熊小明提出“产量考核红绿灯机制”,加强钢厂间订单协商;通过控产稳定吨钢利润,同时聚焦细分领域专用品种开发,避免同质化竞争等具体方案。

陕钢集团副总经理宗卫东提出了“区域协同自律六条路径”,包括差异化调控指标执行、产能置换监管强化等,特别强调“建立区域钢厂订单协商机制”。

‌破内卷:以技术定义新赛道

当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的深度调整期。尽管存在着钢铁需求国内消费下降、出口增长的格局可能转变为国内国际双下降态势的可能,但与会代表对于下半年钢铁行业的发展形势仍大多持谨慎乐观态度。

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钢铁行业转型任务繁重艰巨、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稳运行、谋发展面临不少新挑战、新任务。他呼吁,全行业要科学预判下半年形势,深刻领会中央整治“内卷”的深刻含义,持续做好自律控产,大企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中小企业做好协同联动,坚决践行“三定三不要”。务必杜绝“稍有利润就增产”的冲动,坚决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把精力转向内部挖潜,通过对标找差、科技创新,实现提质增效。

代表们表示,“内卷”的本质是‌同质化竞争导致的价值流失‌,在相互交流中,破解“内卷”的路径逐渐清晰:

‌产业链协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表示,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建健康的生态圈,实现合作共赢。湖南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宇认为,构建健康的黑色产业生态圈要做好低价预警,如果钢价跌到一定低价,钢企基本无法消化所有其他成本,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山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向东表示,山钢正致力于发展钢结构建筑用钢和建筑钢结构,正着力推进产业链深度协同,特别是与建筑、机械加工、钢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并高度重视供应链纵向整合工作。

‌差异化竞争。李建宇呼吁企业面对盈利的现状,要高度克制扩产冲动,延续自律作风,深耕专用品种,防止当前的盈利很快消失。

秦皇岛佰工钢铁副总经理张顺常表示,部分企业通过规模扩张抢夺市场份额,却忽视了技术创新与客户需求,最终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避免‘内卷’的核心,是跳出同质化竞争,用技术定义新赛道,开拓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市场空间。

‌向未来:以绿色化、智能化构筑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期、国际竞争格局重塑的窗口期,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改革、突破、新生”的关键阶段,转型任务繁重艰巨、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稳运行、谋发展面临不少新挑战、新任务。

“钢铁行业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积极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着力‘强自律、防内卷,调结构、优布局,增效益、防风险,补短板、锻长板’,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正在为行业共识。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进绿色转型。钢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30日,全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整体投入超过3000亿元。李建宇表示,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降碳方面投入很大,但传统企业拿到绿电等资源、自建的能力均非常有限,实现碳中和面临较大压力。作为耗电大户,钢企需要绿电直供等相关配套政策支持。

敬业集团总经理、敬业钢铁董事长李慧明更为关注废钢的利用,他建议,未来要继续解决废钢涉税问题,推行鼓励废钢产业良性发展措施,增加废钢使用量,为钢铁工业流程降碳,实现节能减排,缓解碳中和压力。

AI赋能钢企新变革。当前,人工智能在钢铁智能化生产与智慧化运营方面的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江苏镔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林滔认为,“数字化与AI结合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数字化能力以及运用 AI 赋能的能力,将成为钢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备技能。

这场凝聚行业智慧的盛会,为钢铁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清晰的行动坐标。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不再依赖单一环节的盈利,而是需要构建全产业链韧性,从控产自律到技术破局,从绿色发展到生态协同……唯有凝聚共识、协同创新,方能推动中国钢铁工业行稳致远。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