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
国家统计局
7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好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3.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股份制企业增长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8%;私营企业增长5.0%。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2%、24.0%、17.1%。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亿元,同比下降1.8%。
二、服务业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1.9%、8.7%、8.0%,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6.1、2.9、2.2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9%。1-6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继续增长,服务零售增长较快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下降0.1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620亿元,同比增长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60亿元,增长3.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4276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4504亿元,增长1.1%。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8.2%、13.7%、8.2%。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20.6%、14.9%、13.8%。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同比增长4.8%。全国网上零售额8683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0%。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9566亿元,下降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3%。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3.9%。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9%、32.8%、16.0%。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63%。
五、货物进出口增长加快,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23077亿元,增长8.0%;进口16026亿元,增长4.8%。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969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53048亿元,增长7.3%;进口103922亿元,下降1.6%。1-7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1%,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0%。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季节性上升
1-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核心CPI连续回升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价格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9.5%,鲜菜价格下降7.6%,粮食价格下降1.0%,鲜果价格上涨2.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2%;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0.3%。1-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9%、3.2%。
总的来看,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数据进行了修订,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相关指标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5)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6)根据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统计执法检查等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5年1-7月份主要指标数据
指 标 | 7月 | 1-7月 | ||
绝对量 | 同比增长 (%) | 绝对量 | 同比增长 (%) | |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5.7 | … | 6.3 |
分三大门类 | ||||
采矿业 | … | 5.0 | … | 5.8 |
制造业 | … | 6.2 | … | 6.9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 3.3 | … | 2.2 |
分经济类型 |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 | 5.4 | … | 4.4 |
其中:股份制企业 | … | 6.5 | … | 6.8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 | 2.8 | … | 4.1 |
其中:私营企业 | … | 5.0 | … | 6.5 |
产品销售率(%) | 97.1 | -0.2 (百分点) | 95.6 | -0.4 (百分点) |
出口交货值(亿元) | 12904 | 0.8 | 88153 | 3.6 |
二、服务业生产指数 | … | 5.8 | … | 5.9 |
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 | … | … | 288229 | 1.6 |
第一产业 | … | … | 5646 | 5.6 |
第二产业 | … | … | 104455 | 8.9 |
第三产业 | … | … | 178128 | -2.3 |
四、房地产开发 | ||||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 | … | 53580 | -12.0 |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 | … | 638731 | -9.2 |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 | … | 35206 | -19.4 |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 | … | 25034 | -16.5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 | … | 51560 | -4.0 |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 … | … | 49566 | -6.5 |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 … | … | 76486 | 3.4 |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亿元) | … | … | 57287 | -7.5 |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38780 | 3.7 | 284238 | 4.8 |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 15214 | 2.8 | 114258 | 5.6 |
按经营地分 | ||||
城镇 | 33620 | 3.6 | 246669 | 4.8 |
乡村 | 5160 | 3.9 | 37569 | 4.7 |
按消费类型分 | ||||
餐饮收入 | 4504 | 1.1 | 31984 | 3.8 |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 1309 | -0.3 | 9318 | 3.1 |
商品零售额 | 34276 | 4.0 | 252254 | 4.9 |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 | 13905 | 3.1 | 104940 | 5.8 |
六、进出口总额(亿元) | 39102 | 6.7 | 256969 | 3.5 |
出口额 | 23077 | 8.0 | 153048 | 7.3 |
进口额 | 16026 | 4.8 | 103922 | -1.6 |
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 5.2 | 0.0 (百分点) | 5.2 | 0.1 (百分点) |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 5.2 | -0.1 (百分点) | 5.1 | 0.1 (百分点) |
八、居民消费价格 | … | 0.0 | … | -0.1 |
食品烟酒 | … | -0.8 | … | -0.3 |
衣着 | … | 1.7 | … | 1.4 |
居住 | … | 0.1 | … | 0.1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 | 1.2 | … | 0.2 |
交通通信 | … | -3.1 | … | -3.0 |
教育文化娱乐 | … | 0.9 | … | 0.8 |
医疗保健 | … | 0.5 | … | 0.3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 | 8.0 | … | 6.9 |
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 | -3.6 | … | -2.9 |
生产资料 | … | -4.3 | … | -3.4 |
采掘 | … | -14.0 | … | -9.7 |
原材料 | … | -5.4 | … | -3.7 |
加工 | … | -3.1 | … | -2.8 |
生活资料 | … | -1.6 | … | -1.4 |
食品 | … | -1.8 | … | -1.6 |
衣着 | … | -0.1 | … | -0.1 |
一般日用品 | … | 0.6 | … | 0.7 |
耐用消费品 | … | -3.5 | … | -3.1 |
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 | -4.5 | … | -3.2 |
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3.失业率累计数据为各月平均值。 4.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更加详细数据信息,请见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