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中国发展“绿”意更浓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中国发展“绿”意更浓

2025-08-19 08:20: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国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8%下降到2024年的53.2%;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8月15日,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在主场活动期间举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用数据展示了我国在推动绿色转型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时间回拨到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对国际社会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聚焦全面绿色转型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一声动员令,意味着我国“减碳扩绿”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双碳”目标提出5年来,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周海兵提到,除了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门层面还制定了12个分领域分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财政、金融等3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出台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周海兵评价说。

  全面绿色转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过去这5年,除了“双碳”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到产业结构优化、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来越“绿”。

  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4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9%提高到了19.8%。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达到了21.59亿千瓦,提前6年实现对外承诺的风电和光伏装机目标。

  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周海兵提到,2024年,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7%,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分别比2020年降低4%、5.1%。

  “我国积极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周海兵说,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202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绿”的发展底色,还体现在一系列重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加速推进上。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为例:东部歼灭战片区,“绿进沙退”态势明显加快;中部攻坚战片区,区域联防联治格局基本形成;西部阻击战片区,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介绍,截至目前,“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累计实施项目415个,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三大标志性战役扎实推进,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从内蒙古、宁夏,到陕西、甘肃、新疆等地,随着“三北”工程的持续推进,环境变得更美的同时,生态“颜值”也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产值。比如,新疆和田就把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沙漠阻击战相结合,地上有光伏,地下有牧草,做到了发电、农业增收、治沙三合一。

  “当前,‘三北’工程攻坚战正处在全面推进、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唐芳林表示,将坚定不移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把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一组来自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数据也展示了我国“减碳扩绿”的实力。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我国实施了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保护修复面积超830万公顷;整治修复海岸线约1780公里,红树林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

  行走在中国大地,从福建闽江流域的“山海共治”,到宁夏贺兰山镇北堡废弃矿山的修复,再到广东惠州红树林变“金树林”,持续涌现的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传递出一个信号: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正在形成。

  “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进展顺利。”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表示,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已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超315万平方公里,实现了“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发表署名文章强调,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他提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等。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据统计,过去10年间,我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此外,我国还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义务,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发挥重要作用。”周海兵说。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