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 推动“铁、钢”融合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 唐祖君
在第二届铁路装备与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交流会上的致辞
2025年8月8日
尊敬的张主任、赵会长,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上午好!
值此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召开之际,我们齐聚上海浦东,共同开启第二届铁路装备与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作为大会的重要分会论坛,与大会同频共振,聚焦铁路装备与钢铁产业的协同发展,将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等核心议题的探讨推向深入。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致以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支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界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届国际钢铁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钢铁精英,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制造、钢结构应用等展开深度交流,为行业注入新动能。而今天的供需交流会,正是大会框架下推动铁路与钢铁两大支柱产业深度融合的专项平台,更是我们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要求的具体实践——通过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堵点、连接供需两侧断点,让钢铁的“硬支撑”与铁路的“大动脉”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合力。
铁路与钢铁,从来都是国民经济中“血脉相连,互为支撑”的命运共同体。从钢轨铺设支撑铁路网络向广袤大地延伸,到特种钢材保障高铁装备向高端化迈进,再到新能源机车推动钢铁铁路运输向低碳化转型,两大产业始终在相互支撑中共同成长,共同构成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与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正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钢铁产业也在深化产品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推动二者融合发展,既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路径,更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核心举措,与本次国际钢铁大会“科技赋能新质未来”的主题高度契合。
回首自去年首届交流会以来,在政府部门科学引导、行业协会高效搭台、企业主体务实参与下,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已取得显著突破:鞍钢集团整合优势资源,推出全球化ANrail钢轨品牌,成功通过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和欧洲标准(EN)双认证,今年上半年出口欧标钢轨超6万吨,并实现非洲标准SAR51钢轨量产交付,成为中国铁路装备用钢走向国际市场的标杆;鞍山钢铁、广东中南钢铁、湖南涟源钢铁等企业批量采购33台中车集团新能源机车,为冶金铁路运输节能降碳树立典范。这些实践充分证明,通过“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协同,我们正逐步形成“研发协同化、供需精准化、标准一体化、物流高效化”的融合发展路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面对高端特种钢材国产化替代、产业布局与物流成本优化、跨行业标准衔接、绿色转型压力、数字化转型协同等挑战,深化融合仍任重道远。而这些,正是本次交流会要深入探讨的方向。
作为国际钢铁大会的专题分论坛,本次交流会精心设计了全链条的议程,为大家搭建思想碰撞与务实对接的平台:上午议程将聚焦“创新材料与装备”主题,六场报告从新能源动力、钢铁新材料工艺到智能安全形成完整创新链条;下午议程紧扣“绿色认证与智能化”主题,三场报告构建起绿色标准、智能应用与材料创新的协同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铁路与钢铁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它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培育着产业协同的新动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愿与各方一道,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建立更紧密的协同机制,为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和材料工业水平、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贡献更大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交流会圆满成功!期待各位在接下来的议程中贡献真知灼见!也祝愿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取得丰硕成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