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河北省钢铁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十九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自觉担当构建河北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的龙头主角;理性应对钢铁行业“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锚定超低排放、“创A保A”、极致能效、“数转智改”、产品高端化及差异化发展等重点工作,“稳”的态势不断持续,“新”的动能不断增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出新步伐,为河北省稳中有进的经济大盘持续发挥支柱产业“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河北钢铁行业取得十大成就
“十四五”以来,河北省钢铁行业取得的主要成就体现在10个方面。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重要指示精神,彰显出不折不扣、毫不动摇的忠诚本色,全省钢铁产业基本形成沿铁临港的产业布局。
首先,“去”得坚决。河北省钢铁行业经过“十三五”“十四五”两个五年规划的接续努力,炼钢产能由2011年峰值的3.2亿吨减至现役装备的1.99亿吨,实现了控制在2亿吨以内的目标。通过压减产能、整合重组等途径,河北省钢铁冶炼企业从2011年的123家减至39家。河北省前10家钢铁企业产能占全省钢铁产能的64.3%,而全国前10家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1.35%,河北省钢铁行业集中度高于全国20%以上。
其次,“调”得主动。河北省推动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及100吨以下转炉改造升级,全省高炉平均炉容约为1500立方米,转炉平均吨位约为130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河北省钢铁行业居全省九大工业主导产业首位;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36.7%,是全省平均水平的近3倍;产业布局持续优化,钢铁产能约占全国的1/5、世界的1/10,主要分布在唐山、邯郸、秦皇岛、石家庄、承德、沧州、邢台、辛集等8个市,其中唐山、邯郸产能占全省的80%。今年1月—8月份,河北省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23.5亿元,上拉全省工业利润增速30.9个百分点。
最后,“转”得迅速。河北省钢铁企业抢抓机遇,占领绿色低碳和转型升级制高点,一批又一批饱含科技含金量的项目和园区在燕赵大地拔地而起,高端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河北省钢铁产品形成了金字塔型结构,“塔尖”由高温合金钢、高速工具钢、微晶钢等产品构成,这些产品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代表了河北省钢铁行业的高端制造水平,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尖端领域;“塔身”包括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合金结构钢、齿轮钢、帘线钢等优特钢产品,其性能和质量优于普通钢材,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装备、能源等行业,是河北省钢铁行业的中坚力量;“塔底”由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卷板、涂镀板等优势产品构成,这些产品产量较大,市场需求广泛,是河北省钢铁行业的基础支撑,在建筑、船舶、家电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河北省钢铁行业还诞生出一批冠军产品。河钢保持中国第二大汽车用钢、第一大家电用钢企业地位,是我国核电、海洋工程、建筑桥梁用钢领军企业,其高强汽车用钢、耐腐蚀海工钢、耐磨钢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新兴铸管生产的离心球墨铸铁管规模居世界第一,其高合金及双金属复合管填补了国际市场空白。河钢集团张宣科技120万吨氢冶金示范项目为全球首例规模化钢铁氢冶金项目,实现了从碳冶金到氢冶金的颠覆性转变。首钢迁钢无取向硅钢产量登顶全国,以卓越品质享誉全球。承德建龙打造世界最大规格连铸圆坯,在全球特殊钢材生产领域独占鳌头。津西钢铁坐拥微铌合金化等8项核心技术,多项指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河北龙凤山铸业超高纯铁工艺技术全球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普阳钢铁国内首创高强韧防爆钢板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首钢智新生产的0.10毫米无取向电工钢是全球最薄规格之一,其超薄取向硅钢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稳居变压器材料供应商世界第一阵营。同时,河北省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成就。新兴铸管主导起草球墨铸铁管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10项;津西钢铁参与9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H型钢技术全球领先。
河北省钢铁企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走在全国前列。在绿色低碳方面,河北省是全国首个实现全行业超低排放的省份,环保绩效A级企业及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河钢2000兆帕汽车轻量化高强钢,被国内25%新能源汽车采用,强度领先全球。河钢张宣科技氢冶金技术引领行业低碳革命,电弧炉短流程炼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智能化转型方面,2024年,河北省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为6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河钢石钢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河钢数字获评为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首钢京唐建成“5G+智慧钢铁”全连接工厂。
二是在全面创A行动中独占鳌头,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成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优等生。
早在2022年,河北省就率先部署环保绩效全面创A行动,河北省钢铁行业勇当排头兵,在全省重点行业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截至2024年底,全省现役56家单体冶炼企业在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河北省钢铁行业环保绩效创A行动圆满收官。
在创A过程中,河北省在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上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创A标准,在装备水平、智能制造、节能降碳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提前1年完成国家规定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实现全面创A后,河北省钢铁行业工艺装备、环境治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据测算,河北省钢铁行业完成创A后,可减少污染物排放30%以上,为全省工业减排12%以上。河北省39个冶炼厂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河北省还打造出全国首个废钢铁和短流程炼钢产业联盟,编制全国首个《绿色低碳钢材产品评价导则》,征集形成《河北省2024钢铁行业鼓励推广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目录》。
三是在高端化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在差异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首发产品和原创技术不断涌现。
河北省钢铁行业坚持不懈推进高端化转型,创新高端化发展支撑体系,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王国栋、毛新平、张福成等业内知名专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单位密切合作,“一企一策”指导钢铁企业制订产品高端化发展方案;筛选发布第2批《河北省钢铁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广目录》,在全国率先开展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首先,向优特精品钢、特种合金钢、高纯铁等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2024年,河北钢铁产品如特厚板、镀层板等高端品种产量占比达到22%,比2021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较202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高纯铁、电工钢等新材料产量位居国内第一。日前,河北省工信厅公布了河北钢铁领域十大拳头产品,成为“十四五”时期河北省钢铁行业高端化发展的显著成果。
其次,在全力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在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上闯新路。河北省钢铁企业大力发展钢材深加工,河钢家电板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一,汽车用钢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二;首钢迁钢、河钢张宣科技、龙凤山铸业、燕山钢铁等企业积极实践“从钢铁向材料”转变,绿色低碳和经济效益硕果累累;澳森特钢推进“优转特”战略,2024年投资30亿元,新建年产140万吨方坯连铸机和年产70万吨优特钢棒卷复合线。
最后,在先进金属和合金材料研发与应用上着力打造首发产品、推出原创技术。“十四五”期间,首钢智新核心产品“首钢芯”实现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全覆盖,龙凤山铸业获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邢台钢铁为国之重器制造做出重要贡献,燕山钢铁高纯生铁和电工钢实现量产,承德建龙打造出“钒储能+钛材料”全产业链体系。
四是燕赵钢铁实验室揭牌运行,标志着河北省钢铁行业科技创新攻坚行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制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聚焦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梳理形成产业技术需求清单,布局钢铁产业重大专项,围绕基于中高品位矿氢冶金短流程绿色汽车板坯生产及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的钢铁产品全流程质量管控平台研发关键技术等进行攻关。
燕赵钢铁实验室共启动各类科研项目36个;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组织实施8个省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材料技术难题;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家级、省级科技中心、实验平台、大师工作室合力攻关的工作格局,围绕钢铁上游大宗工业品绿色供应链碳数据监管应用等方面发布18个创新应用场景。
五是在“数转智改”转型发展道路上推进速度显著加快。
河北省钢铁行业基于最新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数字化联盟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项目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从蓝图变成现实。目前,河北省钢铁行业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水平居全省制造行业第1位;7家钢铁企业获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占全国的1/4;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化率分别为53.9%和59.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是在区位调整、兼并重组、项目建设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十四五”期间,以河钢为代表的河北钢铁大军,率先打响了退城搬迁、区位调整第一枪。河钢乐钢、河钢石钢、河钢邯钢、河钢张宣科技等以退城搬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把4个搬迁新区打造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质量突出、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较高、综合竞争力强劲的新基地。2023年10月19日,河钢浦项汽车板项目竣工投产;同年11月1日,唐钢1580搬迁项目建成投产;同年12月份,唐钢新区2030冷轧项目推拉式酸洗线启动热试;2024年6月6日,河钢邯钢新区全线投产,标志着河钢区位调整完成。民营钢企也趁势而上,随着冀南钢铁完成对兴华钢铁的兼并、唐山德龙与迁安九江线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普阳钢铁对烘熔钢铁成功重组,河北省千万吨级钢铁企业由6家增至9家。
七是推进“政、产、学、研、用、金”融合发展,打造转型升级平台。
河北省构建政府主导、产业牵头、高校科创、研所开发、需求驱动、金融支撑的大一统格局,协调联动,齐向发力。河北省由政府及协会组织多场银企、上下游对接活动,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为院士团队、科研院所与河北头部重点钢企搭建桥梁纽带;重点支持建设了华北理工大学“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燕山大学“精品钢铁生产工艺装备智能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河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钢铁行业重点企业协同创新。
八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河北省级财政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河北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省级科技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按照企业上一年度享受优惠的实际研发投入新增部分的10%予以补贴,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助100万元;对建设产业技术攻关平台、关键共性技术揭榜挂帅、创新成果转化等项目,制定支持政策,安排奖励资金。
九是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推进钢铁行业国际化等方面交出优异答卷。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单一市场风险加大,国际化是钢铁头部企业面对的必答题。自2016年被河钢收购后,河钢塞钢生产运营水平稳定增长,并持续盈利。“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头部钢铁民企也加快全球布局,德龙钢铁印尼年产700万吨钢厂一期项目投产运营。
十是河北省钢铁行业基本形成了具有河北鲜明特色的行业优势。
河北省钢铁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是河北省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产能约占全国的1/5,其中唐山、邯郸产能占全省80%;河北省钢铁行业装备水平先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装备大型化;绿色低碳走在全国前列;制造成本较低,长流程占比大、产业集中度高;钢铁产品结构齐全,基本实现“板带型棒线管”全覆盖,形成了特优普品种齐全的金字塔型产品结构;钢铁行业配套完善,形成了包括矿石采选、钢铁冶炼、压延加工、焦化制气、耐火材料、炭素制品、冶金机械、建设安装及教育、科研、设计在内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十五五”时期河北钢铁行业将从七方面发力
“十五五”时期,河北省钢铁行业将步入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智赋能、融合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
河北省钢铁行业在“十五五”时期的总体奋斗目标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双向奔赴,构建起高效能、高标准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融入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走“三化”(绿色化、高端化、数智化)道路;打造全球钢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创新策源地,把“产量不增、产值倍增”作为河北省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钢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筑牢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强化产业链安全建设;树立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行业典范,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向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位置攀升。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进一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快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一方面要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筑牢体制长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地方创造活力双重优势。河北省要在构建灵活高效、精准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和行业协会要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导力量,通过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潜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河北省钢铁行业一方面要前瞻性布局前沿科技与钢铁产业融合,拓展与国家智库、科研院所、高校、院士团队甚至与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协同合作,逐步改变当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技术分工地位;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市场对接机制与政策支撑体系,打通产业与市场之间的关键堵点,实现从传统“两头在外”向“两头在内、内外兼顾”转变,增强钢铁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坚持体系完整性导向,加强产业链安全建设。
河北省钢铁行业要坚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导向,围绕钢铁行业核心环节和战略性重点领域,聚焦关键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原材料、工业软件等核心问题,加强补链、强链、延链、固链,夯实自主可控的产业根基,确保产业及产业链安全可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端协同发展、错位布局与集群耦合,不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系统性、韧性和竞争力。
三是巩固创A成果,进一步推进绿色转型。
河北省钢铁行业将持续提升绿钢竞争力,以“创A、保A、靓A”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环保绩效创A工作,推进河北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十五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河北省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巩固创A成果、保持创A工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是河北省钢铁企业的必答题,也是保持河北省钢铁行业绿色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体来看:
第一,已创A企业要举全企之力,协同创新,开展减污降碳技术研发与创新。燕赵钢铁实验室利用烧结矿的铁酸钙作为催化剂来降低烧结机一氧化碳已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可替代价格昂贵且寿命短的贵金属催化剂,亟待进入钢厂应用,发挥其降本增效作用。
第二,已创A企业要融入绿色低碳体系建设,持续推动上下游及国际互认采信,有序进入碳市场。已创A企业要积依托河钢数字WeShyper(威赛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钢铁碳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碳管理体系建设,做好碳资产、碳汇、碳交易等前期工作,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第三,已创A企业要研究国家及河北省政策,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目前,河北省已出台支持文件,对创A企业实施绿色审批、差别化电价等10条支持政策措施和相关保障措施。已创A企业要与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环保绩效专委会加强联系,通过专委会桥梁纽带作用,把已出台的鼓励政策落到实处,做到扶优汰劣,使已创A企业既得“口碑”,又得“红包”。
第四,已创A企业要有系统化思维,在全产业链减污降本控碳。要依托共性技术研发联合体,加强全流程碳减排技术集成与优化,实现降本、控碳“双丰收”。
第五,高度重视现有环保设施的智能控制推进,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大力推进现有环保设施与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为企业带来至少吨钢降低100元以上的环保运行成本。
第六,在氢冶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下,下一步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降本增效。河钢张宣科技计划2026年实现氢基竖炉规模化生产,吨钢碳排放降至0.8吨以下;要配套建设“绿电+氢源”保障体系,利用河北张家口风电资源实现绿氢自给,降低低碳冶炼成本。
四是前瞻布局“未来智力、未来生产、未来算力、未来商业”等关键领域,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
未来钢铁企业间的竞争,关键在于能否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应用方面领先对手。要通过强化生态构建、场景牵引和集群培育,加快形成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产业和产业集群,快速锻造出一批钢铁灯塔工厂。具体来看:首先,紧紧围绕《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要求,脚踏实地行动起来。其次,要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探索打造一批实现DeepSeek(深度求索)本地化部署的超级智能工厂,鼓励建设一批与运营商深度合作、5G网络推广应用的工厂车间等应用场景。再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遴选出285个数字化转型优秀方案和典型场景向全行业推广分享。进入“十五五”,希望河北省有更多企业和资源汇集到这些平台上,共同推进钢铁行业实现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最后,要与科研院所、高校、院士团队加强合作,重点推进工业大模型应用转变到产线纵向模型的应用。
五是以数实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钢铁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河北制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未来5年,高端化引领下的差异化、个性化、小众化发展是河北省钢铁行业的不二法门。河北省钢铁行业要极致发挥燕赵钢铁实验室作用,围绕高、精、尖、特开展攻关,持续提高钢铁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钢铁产品差异化、精品化,力争涌现更多单项冠军产品和拳头产品。
首先,制订符合自身特色、区域发展特点的中长期产品战略规划。盯紧电子信息、卫星互联等未来产业研制新品,实现错位化、差异化、精细化、个性化发展,破解钢铁企业低端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以更好地满足下游行业的用钢需求。
其次,抢抓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国家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及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遇,推动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车间产线转化。河北省钢铁行业要以燕赵钢铁实验室作为新材料研发的策源地和新引擎,重点围绕绿色低碳冶金技术、数智化发展、力学冶金调控钢铁组织性能、先进钒钛材料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加速推进,及时满足下游行业提档升级对钢铁材料的新需求。目前,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正在会员企业与燕赵钢铁实验室之间搭建通道,如建立燕赵钢铁实验室区域分中心等,加速推进科研成果在河北省钢铁企业转化落地、开花结果。
再次,加大对用户技术和应用场景的调查研究力度和合作深度,建立完善的服务性能数据库,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河北省钢铁企业研发投入基本在2%左右,部分企业达到5%,要朝着平均4%的水平迈进。河北省钢铁企业要形成眼睛向内找差距、眼睛向外挖潜力,抓两头精细化、促中间精益化,正确处理大批量与小众化关系的营销格局,着力打造“一线一品”,即一条产线生产一个名牌产品,并持续保持一定比例的市场占有率,让品种、品质、品牌“三品”产线或工厂及单项冠军和拳头产品星罗棋布般分布在燕赵大地。
最后,密切关注国内钢结构建筑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智能制造和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实现绿钢建筑高端化。
六是进一步巩固去产能成果。
近日,工信部就《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指出,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总量,严禁从非重点区域向重点区域转移钢铁产能,严禁不同重点区域间转移钢铁产能。国家有明确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份,不得接受其他地区转入的钢铁产能。各省份炼铁、炼钢产能置换比例均不低于1.5∶1。河北省钢铁行业要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超前做好工作。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支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跨所有制、跨境域、跨省域实施兼并重组。
七是进一步推进河北省钢铁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十五五”时期,河北省钢铁行业要秉持包容开放、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融入“一带一路”全方位开放机制。在把握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清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商品、服务、资本、劳务等市场对外开放,以开放赋能国内产业升级。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上,河北省钢铁行业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举旗定向的关键时刻,既要系统总结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经验,又要前瞻性布局做好“十五五”规划;既要重视战术,又要重视战略;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河北钢铁人一定会以“钢铁脊梁”支撑钢铁强国建设,坚定信心,理性应对,破局而生,和合共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继续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