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为“十三五”拉开了序幕。在新的一年,如何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做好经济工作?《人民日报》1月4日发表权威人士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作的独家解读和阐释。其中,在第三问中,权威人士指出,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比如,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相反,有利于引导社会心理、化解产能过剩、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扶贫精准度等事情要使劲地干,创造性地干,拙劲加巧劲地干,努力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显而易见,在经历了多年高速经济增长之后,中国的发展模式已变得不可持续。现在中央终于在发展思路和政策上将重点转向稳健,这相对过去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央行从2016年开始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就是中国经济自觉转向稳健的一个重要开端。央行日前宣布,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央行作出改良原有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决定,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国内金融市场正快速变化,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各类金融创新让人眼花缭乱,当前建立在分业监管基础之上的金融监管体系已明显跟不上金融行业变化的节奏,出现了监管协调不够与监管真空。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接下来市场普遍关注的是,金融监管体制今后将做何改变。有专家认为,央行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无疑是央行认识到有必要升级监管方式、扩大监管范围后作出的决定,今后势必会把证券和保险业逐步纳入宏观审慎监管,并调动多方面资源完善这一框架。这对防范国内出现系统性风险来说必不可少,也与中央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的精神相吻合。刚刚履新央行副行长的陈雨露曾撰文称,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风险点不是特定金融机构的个体性和异质性风险,而是整个金融体系所面临的共同风险暴露,因此,推行“全口径监管”势在必行。在新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必须对监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建立起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全面统筹协调宏微观审慎监管。
事实上,当前央行对流动性过剩下的宽松货币政策极为谨慎。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最新撰文称,由于我国金融创新加速,市场预期在引导金融行为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数量指标(如M2)与价格指标(如利率)的对应关系就逐步被打破了,因此,“降准必然导致融资成本下降”的观点未必成立。显然,这反映了当前央行在放松货币政策上的思路。中国当前是经济下行与流动性过剩同时存在,而且人民币贬值与资本流出呈现出阶段性加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放松货币政策难以起到刺激经济、扭转困局的作用。正如马骏所点破的一样,如果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过大或过频,就可能变成央行放水加剧资本外流——这是中国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政策结果。可以预计,央行在2016年之初的货币政策,可能也不会走大力度宽松的路子,而是会拽住货币政策的缰绳,在谨慎的基调下有限度放松。
总之,在国际金融剧变之下,如何保持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避免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中国未来金融政策应该注重两个原则:一是宏观审慎,微观放松;二是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只有这样,中国的宏观政策才不会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干扰,把握住正确的大方向,平衡好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三大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