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中国进出口数据中的猫腻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陶冬:中国进出口数据中的猫腻

2016-01-29 08:02:59   来源: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撰文指出,中国人在机制套利上,发明出五花八门的手段和工具,迸发出的创造力令笔者叹为观止。如果这些精力可以用在科技创新上,恐怕中国版的苹果、谷歌早已出现了。伟大的民族成就不了伟大的企业,必有其内在原因。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去年十二月中国的进出口数据,让人看不太明白。明明港口货运吞吐量大幅下滑,公海上行驶的货船数量更少,中国的出口数据却比分析员的预期好很多,进口也在改善中。

细读数据,发现进入自贸区的出口量大增,输往香港的出口量大增,电子类产品(尤其是IC产品)的进出口大增。这个与香港所见到的订单状况不吻合,与各主要贸易国的需求与贸易数据不吻合,与周边国家同类出口产品的反馈也不吻合。

笔者相信十二月外贸数字好转中,有相当部分为虚假贸易,和资金外逃有关。过去曾经发生过几次,出口商将货车开入保税区(或香港)作一日游,借此骗取银行外贸信用状,持此内地银行担保去香港获取贷款,再将美元贷款转成人民币,购买内地理财产品,套取美元贷款利率与理财产品回报之间的利差。此项套利交易(内地称内保外贷),在人民币不贬值、理财产品不违约的情况下,盈利丰厚,曾在2012-2014年造就出大量财富。之后由于国家打击和人民币汇率预期改变,此类套利活动式微。

与当年的套利交易不同,这次是套汇交易,通过外贸将人民币资产转移出境。当年是将一货车出口产品频繁进出保税区,制造乘数效应;如今是用难以估值的电子产品,夸大或缩小其价值,通过价差作资金跨境流动。

案例一,进口商把5美元的芯片以100美元买入,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后以进口名义将钱汇出,在境外与外商美元分利。案例二,出口商与境外关联企业联合制造虚假出口,国内银行担保,在海外获取美元贷款,重复进行交易来扩大规模。这些贸易的共同特点是,不合理的价格、重复交易、资金滞留海外,交易过程可能出现亏损不过被认为是洗钱的成本。

这些年中国人在机制套利上,发明出五花八门的手段和工具,迸发出的创造力令笔者叹为观止。如果这些精力可以用在科技创新上,恐怕中国版的苹果、谷歌早已出现了。伟大的民族成就不了伟大的企业,必有其内在原因。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