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四大挑战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社科院: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四大挑战

2016-02-01 08:14:52   来源:   

大国博弈激烈、海上争端或将激化、非传统安全的挑战形势严峻、周边国家政治转型或政局变动将会影响其对华政策的稳定性。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至少面临四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日在京发布《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6)——“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与安全风险》(下称《安全评估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蕴岭表示,“一带一路”的推进与落实直接受到周边安全形势的影响与制约。

张蕴岭说,随着中国把控与塑造周边的能力与主动性不断上升,如何准确评估安全风险并及时预警,如何弥补安全合作的“短板”以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如何平衡维护国家主权与实现地区合作互利共赢的双目标,都是中国外交急需解决的理论与现实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6)——“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与安全风险》发布会现场。摄影/章轲

《安全评估报告》称,2015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错综复杂。美中日之间的竞争态势与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并存、各自深化,中国与印度保持着疏离且稳定的双边关系。美国坚定地实施战略东移、其亚太同盟体系防范、遏制中国的态势不减反增,中美关系中的战略竞争性凸显;日本向“正常国家”转型,中日在海上安全、对外投资多个领域矛盾重重,关系持续低迷;中俄就“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达成共识,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印度的亚太战略从“向东看”转变为“向东干”,试图对华维持经济合作与战略平衡的“双轨政策”。此外,中国与各次区域的主要国家关系相对稳定,韩国、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积极,战略对接态势明显。

在海上争端方面,2015年,较之于黄海形势的相对稳定、钓鱼岛争端与东海问题的僵持,南海问题因中美博弈与中菲南海国际仲裁案而持续恶化。围绕岛礁建设的中美博弈加强,南海军事化态势明显,使得海上安全形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015年,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对地区安全的挑战严峻,“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战略改变及其影响力的外溢,使得中国周边广大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因素造成中国及其周边各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城市空气污染与林火雾霾、生物多样化的丧失、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构成严峻挑战。

张蕴岭认为,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及“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或将面临四方面的挑战。

一是大国战略竞争特别是中美、中日竞争态势或将持续。只要美国及日本的战略界和决策层继续将中国视为主要的安全威胁,对中国采取战略遏制和围堵,这种大国战略竞争的风险不仅难以消除,甚至还可能在特定情势下进一步激化。

二是海上纷争进一步复杂化。中美围绕南海问题乃至海洋规则与秩序的博弈具有长期性,南海军事化趋势将加大意外摩擦发生的可能性。海上安全的博弈将在外交、军事和法理多领域展开,尤其是中菲南海仲裁案在2016年将有结果,相关法理斗争将更为尖锐。

三是中国周边中小国家政局变化及对华政策的调整。缅甸大选后的政局变化及其对外政策的取向,越共12大后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泰国的宪政改革等等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周边安全态势及“一带一路”建设进程。

四是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进一步加剧。由于恐怖组织的扩张与袭击目标的泛化,加之国际反恐合作进展有限,2016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的可能性依然难以排除。此外,环境安全风险在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安全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既要保持开放与合作的心态,又要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底线,避免投资项目的过度“政治化”,对投资风险给予更多的评估与考量。合理协调政府与企业关系,鼓励企业发挥自主性。政府应该承担安全风险的宏观管理职责,强调安全预警的重要性。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