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措施,营造有利创业创新的市撤境。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继续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促进了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更大激发了企业活力。(5月19日《长沙晚报》)
作为简政放权的“先手棋”,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愁力、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和基础性意义。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的四项举措,直击工商行政管理“强审批、弱监管,重事前准入、轻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的旧有弊端,体现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精神与思路创新,不失为“顺应群众干事创业的期望之举,利民利企利国”。
众所周知,工商登记是人们经商办企的第一道门槛,也是行政管理的起始环节。回眸历经三年的商事制度改革,从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到“取消企业年检”,再到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门槛一降再降,准入一宽再宽,不断释放简政放权诚意。前4个月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459.7万户,同比增长13.1%的相关数据,或为今年以来商事制度改革的不错“成绩单”。
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推“新政”:一是探索实施各类经营许可证的“负面清单”管理,加快推进“证照分离”试点。这就意味着各类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地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从而实现工商注册的便利化。二是在全面实施企业“三证合一”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也就是说,未来的一张新版营业执照,可以涵盖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社保登记证等“五证”的功能,伴随着“一照一码”含金量的再度扩容,其减少往返奔波,降低准入成本、鼓励投资兴业的惠民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会极大地带动缘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就业增加与经济发展。当然,也会给事中事后的行政监管带来诸多挑战。
大河奔涌之下如何实现大浪淘沙,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宽进、严管”制度,就成为优胜劣汰的大势所趋和不二选择。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配套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尤其要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共治格局,简化注销程序,疏通退出渠道,支持成长型企业,规避“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