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最新公布的5月民生新供给中小企业指数显示,5月制造业综合指数为45.8%,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4.4%,较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
对于制造业综合指数与非制造业指数未能延续上月双双大幅上升的趋势,新华夏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称:“总体而言,不论在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企业资金面偏紧的态势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且制造业小微企业受到4月以来信贷政策调整的影响尤为明显,需要有相关政策如何支持的斟酌。”
4月信贷“点刹车”
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社会融资总规模6.59万亿,同比增长了1.93万亿。银行新增贷款4.61万亿,同比增长930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不过,近期央行公布的4月货币信贷数据显示,当月新增贷款比上月大幅缩减六成,广义货币(M2)与社会融资规模两个重要指标增幅均明显下降。
贾康分析认为,企业融资状况指标显示,总体融资情况指数和资金周转指数均保持连续第3个月回升。贾康指出,这表明货币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在持续发力。但5月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指数反而是下降的,此外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情况指数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大幅下降了1.1个百分点。由于此前一季度信贷增长较快,因此4月份以来信贷有某种“点刹车”的实际情况,说明在此次信贷政策调整中小微企业可能受到了更为明显的影响。
“此外本月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小幅上升,但投资预期指数与之持平,也意味着企业在投资意愿上仍然较为谨慎。从指数的变化来看,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的态势在非制造业企业方面似乎更为明显,值得有关部门重视。”贾康说。
民生银行研究院的分析报告认为,货币政策在强调“稳健”的同时,也应避免“急刹车”和“矫枉过正”。在总量增长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需加快金融改革,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从而有效降低制造业与非制造业融资成本。
此前,4月信贷数据公布时,一些市场人士担心是否货币政策有所转向。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不宜过度解读4月信贷波动,货币政策仍“稳健”。
企业盈利指数回升不乏亮点
就制造业而言,贾康认为,企业经营指数与上月持平,而设备利用情况、从业人员指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等均有所下滑,表明制造业企业经营的复苏态势出现了波动。但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盈利指数连续第3个月回升,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处于复苏通道之中。此外,企业的融资状况指标中,总体融资情况指数和资金周转指数均保持连续第3个月回升,表明货币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在持续发力。
在非制造业数据方面,贾康指出,本月非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指标有所分化,其中经营指数与上月持平,从业人员和工作时间指数均有所下滑,而新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有所上升,值得一提的是,盈利指数为连续第3个月小幅回升。
贾康称,当月非制造业企业的总体融资情况指数、总体融资成本指数和银行贷款获得情况指数均持续上升,但企业经营现金流指数和资金周转指数却有所下滑,其中小微企业相对下降幅度更大,表明货币政策的支持作用虽然正在持续显现,但企业的资金面依旧偏紧,尤其是小微企业期待更多政策倾斜;非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和未来投资预期指数均有所下滑,表明当前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的趋势可能在非制造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