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须坚持需求导向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创新驱动发展须坚持需求导向

2016-05-23 08:55:51   来源:   

创新驱动即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利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为了使创新驱动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创新驱动的发展,《纲要》设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一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二是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三是到2050年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其中,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2.1%,比去年同期提高1.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2.6%,比去年同期提高1.7%。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渗透到传统领域,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服务的涌现,正在改变相关行业的供给格局。

实际上,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科技发展正在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科研体系日益完备,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让创新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支撑产业升级和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也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

应该说,《纲要》是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部署和要求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也可以看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指导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

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纲要》强调要“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

“双轮驱动”是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使持续创新成为一种系统能力,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一个体系”是指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六大转变”则是指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在保障措施方面,《纲要》提出要围绕建设高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为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具体从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增加创新投入、推进开放创新、完善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战略、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等。

笔者认为,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创新要跟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做到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要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新的增长点上,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

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才为先,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要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还要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创新型人才相适应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型人才队伍的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把握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并完善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为激励创新提供基本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