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央企去产能脱困不妨大胆突破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推动央企去产能脱困不妨大胆突破

2016-05-23 08:55:53   来源: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中国针对产能过剩的治理进程持续推进。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列出了央企“瘦身健体”的时间表:在两年内压减中央企业10%左右的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用3年时间通过债务重组、兼并重组、关闭撤销、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方式,处置央企子公司中的345户大中型“僵尸企业”;今明两年使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0%,亏损面缩减30%;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同时强调要央企不是为了和民企“抢饭碗”,而是要在基础行业下工夫,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今年2月4日,国务院6号文给出的钢铁去产能目标,是5年时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亿吨到1.5亿吨;5月19日,财政部再发通知,确定了2016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276.43亿元年度配套资金。而上月,“一行三会”也对外发布意见稿,出台多种措施助力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和转型脱困。官方媒体日前发布的“权威人士”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而最近连续召开的两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也重点研究部署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明确强调去产能的原则,提出操作路径和时间表说明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正呈加速发力之势。但客观而言,在实际情况下执行起来并非易事。不仅“僵尸企业”僵而不死,企业利益的相关方——银行、地方政府、债权人都希望尽量挽回损失,避免破产收场的结局。更有甚者,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发挥中国特色,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央行陈情,希望能够网开一面,并得到相关支持,不要作为僵尸企业被处理掉。据统计,截至2016年4月16日,在全国1969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59家是僵尸企业。近三年,它们的亏损累计高达1674亿元,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省份一年的税收。这些僵尸企业中,大多是国企,八成以上仍通过政府的巨额补助维持开销。过去三年,它们拿到的政策“红包”超过3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去产能最大阻力来自于需求反弹后的利润触底复苏。在中央下定决心实施钢铁去产能之际,中国4月钢铁产量却创下历史新高。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下跌,钢企利润逼近10年新高,中国最严去产能政策遭遇最猛复产。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粗钢产量为6942万吨,同比增长0.5%。总数虽然低于3月的7065万吨,但考虑到4月实际工作日少于3月,则4月日均产出为231.4万吨,超过了2014年6月创下的峰值记录。而前4个月总计产出为2.614亿吨,同比仍下滑2.3%。中国联合钢铁网上月底调查显示,68座高炉已恢复生产,估计产能达到5000万吨。对于国内的钢铁行业来说,由于普遍处于低效、同质化竞争状态,政府就不应对其实施债转股,而是要加大破产力度,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

当前国内企业的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近年来,国有企业是银行信贷扩张的主要受益者。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5万亿元,利润4323亿元,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和13.8%,利润率仅为4.3%。推动国企指标改善的主要动力是信贷,一季度国企总资产同比增长了15.6%至122.5万亿元,但负债则以更快的速度同比增长了18.1%,至81.2万亿元。一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体系总共向全社会投放了4.61万亿元的信贷,而国企一季度负债总额相比去年末增长了2.13万亿元,这相当于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的一半。

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债务违约已经波及到央企、地方国企。因此,防止企业债务违约蔓延开来、风险全面爆发必须引起决策层高度重视。两种因素决定了不是没有可能:一是企业包括央企、地方国企高负债、高杠杆率隐患,迟早要发生资金链条断裂风险。二是中国经济正在遭遇放缓风险。高负债、高杠杆率,一旦碰到宏观经济放缓下行,二者很容易爆发风险的核裂变。道理其实很简单,高债务率、高杠杆率在经济增速上行时,新增价值可以掩盖和慢慢稀释高债务风险。而一旦经济增速放缓,正如潮落一样,裸泳的高债务风险就会暴露出来。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债券违约事件频发,让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在内的信用债在流动性方面将趋于紧张,向其押宝的相关投资机构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损失。信用债本来就流动性差,一旦出现信用风险事件更是难以抛掉,出现流动性风险,可能倒逼机构不得不抛售金融债、央票和国债等利率债以换取流动性,进而引发利率债的调整风险。可以说,如何防范这方面的潜在系统性风险,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宏观层面上说,迅速遏制经济增速继续下滑是当务之急,同时必须把具有重大牵引带动力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中,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持续有力推进改革落地,这是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包括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根本性措施。而在化解钢铁、煤炭产能过剩的过程中,不妨大胆突破,引入社会资本来参与国企解困。要想社会资本愿意进来,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一是出台政策,允许有实力的民营资本来重组煤炭国企;二是界定产权,对进入的社会资本的产权和利益,一定要有法律保障;三是解放思想,不要受国有资产流失的思维影响,给资产重组制造人为的障碍。总而言之,如果在这一轮债务整顿中不对国有企业动手术,那么“去杠杆、去产能”的改革就难以成功。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