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在北上广深配置多名记者,与各类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直接对话。“对话首席经济学家30人”将针对市场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向投资人提供最为专业的讨论。
机构从业者、投资人可以将各类问题发送至lixj@21jingji.com,与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进行直接对话。
近期A股的走势,越来越看宏观经济的脸色。
据融通基金5月23日总结,回顾A股今年2月至4月的反弹,是以1月天量信贷、2月降准为开端,中间经济数据超预期为催化的经济复苏逻辑,但5月9日权威人士访谈和金融经济数据回落暂时打破了这一逻辑。
站在目前时点,如何解读最新的经济形势?怎么看待美国六月份加息预期对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利率变化的影响?
5月23日,本期“对话首席经济学家30人”,21世纪经济报道导记者专访了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
人民币利率下行空间
《21世纪》:目前市场对美国六月份加息的预期渐浓,怎么看待这对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利率变化的影响?
彭兴韵:美国货币政策一直是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政策因素。在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就超过了1%。
若美国经济因较强的创新能力而率先走出衰退,那么,日益强烈的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仍将会影响美元汇率的走势。
在中国经济步入L型、金融风险不断暴露之际,美国加息不可避免地压制人民币汇率。汇率承受的美元升息压力终将传导到国内其它金融市场。例如,若美元升息导致新一轮的资本外流,就会使中国金融市场的宏观流动性受到不利影响,风险溢价上升促使市场利率随之上升。因此,在美元升息预期渐浓的背景下,国内利率下行的空间将受到挤压。
《21世纪》:4月份房地产数据一枝独秀,保持了增长的良好态势。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2%,增速比1-3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尽管一线房地产市场降温,但是部分二线房地产市场却仍然很火热。怎么看待房地产市场的最新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彭兴韵:房价上涨改变了人们的预期,使得房地产的销售不断回暖,这有助于消化中国庞大的房地产非意愿存货。就此而论,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新变化显然有利于房地产的去库存,它所带动的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的回升,也有助于政府的稳增长。
但是,必须强调,房价上涨固然有助于去库存,但房地产价格脱离居民收入水平和宏观经济整体表现愈发突出,这潜伏着巨大的经济与金融风险,人们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越发浓厚,制造业也受到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拖累。正因为如此,如今的房价上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一旦转而出现趋势性下跌,将给中国疲弱的增长造成沉重的打击。这是政府需要格外小心加以应对的。
《21世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1-4月同比增速5.2%,只有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5%的一半,民间投资占比比2015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如何看待?
彭兴韵:单纯从总的投资增长率来看,投资增长率有企稳的迹象,似乎前期的稳增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全社会投资与民间投资增长出现了新的剪刀差,今年以来的民间投资增长率要大大低于全社会的固定投资增长率,这表明,现在的投资企稳主要得益于政府投资。
但是,众所周知,政府投资具有软预算约束的特征,它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投资主体对未来经济前景或环境变化的预期。民间投资就不一样了,投资的任何损失都要由其投资主体来承担,因此,民间投资的变化能更真实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
过去,政府投资可以有效地带动民间投资,稳增长的效果得到较快地体现。现在的投资增长回暖中,基本上由政府投资唱独台戏,民间投资未能跟进,因此,投资对稳增长的效果大不如以前。这提醒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升民间投资的信心对稳增长至关重要,这应当成为接下来宏观调控最重要的切入点。
加杠杆要很谨慎
《21世纪》:5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专访,解读经济形势、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权威人士表示,我国经济运行不是U型,不是V型,而是L型走势。据你对中国经济的最新观察,怎么看待这一判断?
彭兴韵: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走势做出L型的判断,是冷静而客观的,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在逻辑上是一致的。诸多因素都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旧的增长动力日趋衰竭之时,新的有效增长动力又难以一时形成,增长趋缓也就不可避免。
《21世纪》:权威人士指出,“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此外,权威人士提及“房地产泡沫”,还否定了“房地产加杠杆去库存”的做法。怎么理解?
彭兴韵:这一表述无疑向市场传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在宏观调控与稳增长中,要怀着敬畏之心充分地尊重市场规律,而不要企图凌驾于经济与市场规律之上,否则,终将是要碰壁的。
比如,去年那样的牛市,不仅没有达到降杠杆的目的,反而在随后的大幅下跌中让众多投资遭受巨大的损失,也对宏观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是惨痛的教训。
无论是股市泡沫还是房地产泡沫,都无法支撑起经济繁荣的大厦。当泡沫破灭之后,经济的大厦也将随之倾覆。正因如此,对当下的房地产泡沫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现在中国面临的情况,比过去任何一次的稳增长都要复杂而困难得多。
房地产较大的库存压力与房价上涨及泡沫化趋势并存、增长乏力与短期通胀预期强化并存,这使得政府的稳增长与去库存和去产能更为棘手。在一定程度上,加杠杆是去库存的一个重要手段。东北某市还出台过政策,鼓励大学生零首付买房来实现房地产去库存的目的;在一些房价涨幅较大的城市甚至出现过首付贷、首付众筹的强金融杠杆新手法。这些手段虽在短期内有助于消化一些库存,但并非房地产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福音。
在宏观杠杆率已经非常高的现实境况下,以期再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实现去库存和稳增长,将最终使中国经济对高杠杆不堪重负。不要忘记,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诸多困境,正是过去为稳增长而加杠杆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