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去产能”力度不断加大,加快“僵尸企业”清退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副所长何帆和新华社记者刘荒深度剖析“僵尸企业”的生存逻辑,为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提供了独特视角。
刘荒将“僵尸企业”形容为经济血脉中不断渗透和迸裂的“出血点”,无谓地消耗着大量资金、人力、技术和土地等要素资源和市场空间,不仅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还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在谈及“僵尸企业”的存在原因时,何帆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银行是造成“僵尸企业”问题的根源;而刘荒则直言地方政府为“僵尸企业”提供隐性担保的作用至关重要。
两人共同认为,“去产能”的主语不应该是政府,而应该是企业。要创造一个机制,让企业能裁员、能卖厂、能减少分红。要做到这一点,在税收上应给予支持,债务上给予支持。银行应该先背着一些坏账,再想办法把坏账处理好。
作者:何帆、刘荒
新闻来源:新华网·思客频道
网络直播让孤独有了商业价值
5月16日,某直播网站做了一个实验,在7天的直播中,主播们除了最常规的唱歌跳舞外,甚至还有发呆、吃饭、画画、打游戏、扎帐篷睡觉等。到目前为止,该直播已经吸引了超过1000万名用户观看,即便是直播空镜头,都有一两万人同时在线发弹幕。“真是太闲了”“真是非常无聊”是多数观众的直观感受。
对此,《广州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视频直播可不是纯粹无聊的游戏,而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有买卖双方的稳定需求,有平台搭建者的资本运作。从社会学角度看,也许专家说得对,“无聊直播”反映的是年轻人的孤独,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孤独不仅找到了排解方式,还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还在逐渐拥有影响舆论走向的力量。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新的“玩法”,而一种新功能诞生之初,往往是年轻人最先接受,慢慢扩散开来。所谓“无聊直播”其实也并未突破这个规律,它是互联网新技术演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而不能简单认为是年轻人的孤独游戏。如果只是将之视为年轻人的孤独游戏,显然是小看了这一轮的“互联网风口”。
作者:敬一山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商事制度改革让企业不再看脸色
5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为主题,商事制度改革再度提上日程。所谓商事制度改革,具体指行政部门对商事活动特别是企业设立的管理方面的改革。
在供给侧改革真正的阵痛尚未到来之时,尽管18日的国务院会议专门提到支持去产能过程中分流人员自主创业,但自主创业知易行难,而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等财政金融扶持政策若成为“长期输血”措施,也有悖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缪因知撰文评论认为,商事制度改革是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不二优选,政府部门通过简化行政程序,为各类创业从事经营或注册企业提供“绿色通道”便捷服务,通过不提供阻力反向促进提高创业成功率,完全可以努力做到并应当长期坚持。此外,不可小看这种减少制度成本的措施对经济的促进意义,商事制度改革启动两年来,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了6200多万人,2015年一季度设立的小微企业,到今年一季度已有纳税的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