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国经济的必由出路是从“先富拉动”转向“共富拉动”。解决办法:一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二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三是打破权贵。
中国经济处在困难时期。在分析了今年以来尤其是3月份的数据后,我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几个初步的观察结论。
庆幸中国经济脱险
第一,一季度的GDP增长在6.7%,略低于去年同期的7%,以及2015年第四季度的6.8%,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
第二,今年四个季度的增长可能会非常平稳,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表现得波澜不惊。
第三,已经出台的政策刺激力度空前,2015年的新增贷款比2009年4万亿时还要多出2万多亿,仅今年1月份一个月的新增贷款就达到了2.5万亿,货币放水的决心和速度都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这一轮的物价肯定是要起来了,房价、菜价、肉价都得飞一会儿,由于物价起跳明显快于增长加速,故政府要警惕滞涨的发生。
第五,中国经济最危险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将趋于稳定和回升,眼下不会硬着陆,或者说风险已经后置了。
第六,美国虽然现在说不加息,但从其一季度的数据审视,就业强劲、物价回升等现象来看,是完全有可能加息的,但即便加息,也不一定会给中国造成致命一击,因为美元指数回升的周期是从2011年开始的,以历史经验6年的上升期来看,2017年将会走向尾声,中国90%能够逃过美元风暴导致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被剪羊毛的发展中国家的宿命。
第七,如果美元指数上升周期结束,到2017年、2018年,中国经济的这一轮困境将可能出现转折点。
庆幸脱险之余,让我讲讲接下来该怎么干。这里,我将近期我在胡耀邦学习会上的讲话整理发出,供大家参考。
“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我在会上讲了两点。
第一点,到现在为止,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有了一个共识,不应该再争论了,那就是中国经济并没有什么“新常态”,而是出现了“老病态”,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都已经暴发出来。
什么病?只讲一点:供大于求,消费不足。原因何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去库存,如同将牛奶倒进太平洋,但另一方面,3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却连基本的住房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
拯救中国经济的必由出路是从“先富拉动”转向“共富拉动”。为此,解决办法一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占整个中国收入差距的一半;二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三是打破权贵。
近期有一则材料显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竟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平均水平的22.5倍!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报告》,以养老金为例,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平均每月3174.69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为2400.22元,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为1387.2元,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仅区区141.21元。少得可怜!这种情况严重不合理。再考虑到权贵经济,中国经济哪有出路?扩大内需哪有门?
第二点,关于“供给侧改革”,我来讲一讲劳动要素。现在中国社会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不作为,商人在逃跑,学者不敢说话,老百姓失业下岗。而供给侧改革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让大家有精气神,释放活力。
在文革和改革之间,胡耀邦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从而打通了供给侧劳动者的活力,让大家一下子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胡耀邦当时旗帜鲜明地提出: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出来的,不管是哪一级,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
所以,今天我们的供给侧改革怎么改?不妨学学胡耀邦精神。
在我看来,中国手中仍有不少好牌。但接下来要打好,需要更加务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