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的僵尸化令人震惊,这还是在中央连续多年要致力振兴的背景下。从根源上理清东北衰退的病因,不仅事关东北,还事关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达1840年就开始的历史大转型的彼岸。
若论资源之丰富,产业之坚实完整,起步点之高,全国无一地区能与东北相媲美。但是东北的困境却最为明显。最近几年在中国各省GDP增速排名中,最后垫底的总是少不了黑吉辽三省的影子。去年的冠军就是辽宁,只不过是倒着数。最新出炉的一季度GDP数据让人大跌眼镜,最后五名就是黑吉辽加上山西河北。其中辽宁省GDP首现负增长,全国唯一。
为什么会这样?东北是怎么衰落的?今年以来,网上已经有了许多讨论。
看清楚东北经济,需要有宏观历史视野。中国经济版图就像光谱的排列一样,从最北边的红色极,逐渐过渡到最南边的蓝色极。所谓红色极-红色系,就是北方苏联式经济模式的影响区、辐射区;所谓蓝色极-蓝色系,就是南方英国式经济模式的影响区、辐射区(基地是晚清时期的广州、改革开放后的香港)。中间的长三角一带,则是两种模式的混合影响区。
东北在成为红色极点之前,日本实际控制,竟然形成一段史无前例的经济辉煌期。这里面含着经济发展的基因密码。
东北曾经的辉煌同样令人震惊:在日本投降的1945年,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东北占85%,台湾占10%,中国的其余部分(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重庆等等所有地方)全部加起来却只占5%。上个世纪30年代,运行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已经是全封闭式空调车厢。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东北1949年以前的历史,讲的只是奉系军阀压榨百姓,伪满洲国的14年讲的只是日本如何奴役人民,而对东北当时工业情况的描述却是一片空白。读罢曲晓范先生的《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才如梦初醒般的惊讶于东北昔日的霸气。
跟今天东北人口外流相反,当时东北人口猛增:1936年1月,全东北人口3097万,到年底猛增到3701万人,1941年达到4229万人。由此形成了上个世纪世界最大的移民潮,就是所谓的闯关东。成千上万的关内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移居东北,与现在东北人口流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常识是:抛开政治因素等精神层面的原因,普通民众愿意前往一个地区主要原因还是目的地富裕。这与现在东北人都愿意移居北上广一个道理。就像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去美国欧洲,却没听过冒险偷渡去卢旺达津巴布韦。
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雄踞亚洲第一。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在《沈阳:1949》中曾经这样介绍:“日本和德国败亡之后,东北这个地区就成了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的第四大工业区”。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1931年,东北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3%,而新中国建国50多年后的2003年,这个比例才达到57.5%。1943年,东北生产了全中国88%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95%的机械,形成了庞大的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业。而20世纪30年代,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包括环城高速公路)的城市,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也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
显然,得东北者得天下。所以毛泽东有言:“要想得天下,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争夺东北”,“如果关内拿不下来,先定都长春”。
当然,日本狼子野心大力发展长春(伪满洲国时称新京)和东北,一方面是因为战争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业基地来保障军事供应。另一方面是希望新京成为新京都,并幻想50年后将日本首都从东京迁到新京来。但是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侧面的观察角度,他们是如何发展东北的。
日本善于学习.明治维新,从不自作聪明的搞类似“日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东西,而是老老实实的承认就是落后了,原原本本的学,绝不偷梁换柱,也不搞新瓶装旧酒。政治上推崇宪政、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学习英国的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强大。也许是日本人天赋不高的原因吧,日本从来不能原创,日本的经济模式定型之后,就是一半英国一半德国。东北经济最辉煌的年代,经济治理的基本思路就是如此。
二战日本战败,丧失东北,东北落入苏联军队之手,物资颇受洗劫。然而底子毕竟雄厚,建国后仍是“长子”,加上地理便利,优先成为苏联援助的重点地区,成为红色极点。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南方民营企业的崛起,东北衰落之象就立即暴露了。当年与华盛顿媲美的长春,当年与巴黎称为姐妹城的哈尔滨,世界闻名的工业地带东方鲁尔沈阳,以及完全由德国规划设计的大连,均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沦落为国内二三线城市。
苏联经济模式看似轰轰烈烈,其本质却是必将造成经济运行僵尸化。建国后,东北就像苏联的影子,除了数量上的增长,质量越来越差。现在提起东北,往往令人想到破败的重工业,成群的下岗工人。经济体制的僵化,形成了观念的保守,共同导致了目前东北的困局。至今,东北的气氛依然是计划经济笼罩。典型就是国有企业占比高。东北地区国企资产占比超过50%,而其他地区平均仅为38%。国企的低效和高亏损率并不鲜见,但在东北地区尤其严重。该地区2014年的国企亏损率达32.4%,而其他地区国企的亏损率为26.2%。
我们还可以从“树立典型”一事来看看东北的思维方式和民众观念。东北树立的英雄典型不少:王进喜,因为爱国,所以坚信中国有石油,以至于跳到池子里用身体当搅拌机,靠这些能建好石油产业吗?近些年,东北又捧出一个姓郭,自称傻子的“先进形象”。这些思维方式无论在香港深圳,更不用说在纽约伦敦,就算是在长三角地区,都是不可想象的(连华西村那么红,玩的都是市场经济和公共资源的混合游戏)。试想,沉浸在这种思维环境中的官员和民众,怎么能充分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运行内涵?这种思维方式和民众观念,估计只有鸭绿江对岸的朝鲜同志能超过了。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13年之后的2016年4月26日,中央下发《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央力挺的心态不可谓不热切。
上述意见面面俱到。总体概括,大致可以总结为继续输血。例如新的东北振兴计划,要在3年内投资1.6万亿云云。可是输血能解决问题吗?强大的东北衰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打的不仅仅是东北人的脸。其实,如果思路不变,方式方法不变,这钱即便不打水漂,效果也是可以想象的。
东北问题,是系统性的、根本性的、战略性的。没有刮骨疗毒的劲头,东北就走不出泥淖。靠少数干部的更换无济于事,今年落马的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就曾在发达的苏州地区历练多年,然而他并没有改变东北的困局。
振兴东北其实说难也不难,南方曾经上演过的,理论上完全可以在东北再演一次。就在东北陷入困局的时候,南方的深圳却正在若干产业领域风生水起、领导世界。东北问题的根本,仍是在于政府越俎代庖,市场缺位。这个体制的节不打开,后面的一切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