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红”与“直播”成为资本圈热词,当然,追究其起源,自然离不开与“罗辑思维”联姻的Papi酱,以及公开拍卖的2200万元的植入广告事件。于是乎,一夜之间“网红”变成了极度受追捧的资本焦点,更成为媒体瞩目的核心。
作为一名在互联网领域从业超过十五年的工作者,笔者想在这一期,与读者们聊聊“网红”的前世今生,以及一些被误读与曲解的思维逻辑。
“直播”的问世,根本与当今的热潮风马牛不相及。大约十年前,当互联网带宽技术可以支持视频聊天室的阶段,已经有在线直播的模式存在,当然,那时候国内的带宽都不够尽如人意,因而视频直播室只是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在线视频技术的一个体现形式。且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是,视频直播室在十年或者十余年前一直比较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很多打色情擦边球的变现方式,在当时属于心照不宣的秘密。事实上,如今的网红或者直播,也面临此现象,一旦阶段性监管力度降低,立刻会有各种香艳场景博取观众们的眼球。
在视频直播室的岁月,“网红”的雏形便已经存在。正如笔者上文所述,由于那段岁月的法律监管与技术监管均未成熟,视频直播室的“网红”多以穿的少以及语言撩人为标签——不可忽视的是,即便在那时断时续的带宽支持水平中,“打赏”也依旧是直播经济的核心收入之一。
再将视线回到眼下的“直播经济”,我们会发现,它与十年前的“直播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一,直播的场景发生变化。当下的直播经济,受惠于移动带宽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因而越来越多的受众源于移动端,这意味着受众场景与碎片化形成了更多的变现可能性;
其二,直播的内容发生变化。原来的直播主播,收入的很大比例源于情色暧昧灰色区域的涉足,而今的直播经济,尽管仍然无法彻底走出此陷阱,但主播内容的多维特质均可获取人气的趋势却已初露端倪。
其三,直播的变现方式发生变化。原本的直播经济,主播即为收入者,平台提供收费道具,但绝大多数主播没有可能像Papi酱那般聚合如此磅礴的流量。与十年前相比,如今聚合网红资源的聚合平台,正在寻找变现的更多方向,从而产生将个体经济升级为平台收入的可行性。
从这个角度看,别被大红大紫的“网红”或者“直播”迷了眼,归根结底,网红直播模式,系过往野蛮发展的“视频聊天室”,在一定规范化管理与新兴流量变现模式下催生的综合体。
网红直播模式的兴起,一部分满足了超级巨头之外碎片流量整合变现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主播的表现欲和围观者的兴趣爱好同步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机会。
唯一不确定的是,网红与直播,依旧无法走出情色暧昧擦边球的雷区,而这一切,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行政部门以有效监管作为措施,两者合一,方可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