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扯腿”文件的彻底铲除,本届政府“开弓没有回头箭”。
6月15日,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决定了宣布失效一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利于办事创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
到了6月底,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旨在对政策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
这一前一后“紧挨着脚跟”的节奏,彰显着政府对简政放权的坚定决心。
“烦苛管制必然导致停滞与贫困,简约治理则带来繁荣与富裕。”李克强总理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曾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这是政府自我改革的必修功课,也是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而清理失效政策性文件,并以此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些,不啻是改革的具体化切面。
简政放权,时不我待,要落实到执行层面,却需要牵挽各方、共同使力。但就所存在的政策性文件来举例,保留哪些,清理哪些,这些工作可不是画勾打叉、一刀切那么简单。
政策性文件在某个发展时期,发挥了它应有之义,也在改革过程中产生了积极效应。不过,对接到现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中,对应到如今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下,有些文件可能有些不合时宜、“扯后腿”了,也就是失效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把已失效的政策性文件“让贤”,以便让简政放权拾阶而上,这就是改革自我完善的写照。
李克强总理曾明确表示,本届政府清理政策性文件的三条原则,一是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二是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严重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三是设立的审批事项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对同一事项重复要求、规定不一致的。从其中“不符合”“不适应”“不一致”的关键词里,可以窥见,失效性政策文件所让渡出来的,正是当下改革所最需要腾挪转身的空间。
“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为廉政强了身。”李克强总理曾这样形象地比喻简政放权的改革初衷。一些失效的政策性文件,虽然应当是“过去式”,但却在某些利益和权欲中“急流不勇退”。它们管了不该管的事,紧握不该抓的权,无形中扯了法治型政府的腿,卡住了市场大发展的位。要松绑,要解绊,要腾位,要强身,就需要从清理失效性政策文件这个“小我”做起,如此,才能以四两之力拨动千斤之局。随之而来的,是持续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是简政放权理念深入人心。至于市场,更是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