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魏卓、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俞滨洋就《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介绍了有关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5000亿对农村薄弱学校全面改造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关键是补齐农村教育的短板。
“《若干意见》是按照软硬件并举的原则,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在去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政策措施,着力提升乡村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刘利民认为,当前我国乡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为此,我国实施全面改薄项目,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了5000亿元,预计到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要达到相应标准。
同时,要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资源。目前,我国6.7万个教学点已经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辐射到边远的、规模小的学校去。通过开展城乡对口帮扶和一体化办学,将优质高中招生分配指标向乡村初中倾斜等方式,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在硬件逐步解决后,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问题。刘利民表示,要留住这些老师,就要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的政策,完善生活补助政策,健全收入长效联动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健全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保障机制,职称评聘要向乡村倾斜,将符合条件、边远艰苦地区的乡村教师优先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我们就是让乡村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刘利民表示,《若干意见》还明确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去交流轮岗,而且要加大比例。
针对乡村教师这支队伍,近年来国家启动了国培计划,已经培训了农村教师600多万,同时为了加强基层的乡村学校,我国实施了“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已有近60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为期3年。这些青年教师到了农村以后热爱本职工作,87%在三年期满以后选择留在当地。
下一步,我们还要定向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职工编制。今后,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将与城市标准统一,小学是1:19,初中是1:13.5,统筹调配编制内的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的缺员问题。
城镇中小学教师评高级职称要有农村任教经历
为加大乡村教学岗位对教师的吸引力,《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职称评聘政策,推行县管校聘,逐步推动县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协调并向乡村适当倾斜,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魏卓介绍,2015年人社部和教育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全面推开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其中一条就是改变了原来过分强调论文和学历的倾向,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为了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对乡村教师评定职称制定了相对倾斜的政策。一是具体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二是城镇中小学教师评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三是对乡村教师任教3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四是出现岗位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鼓励教师向基层一线流动。
根据“二孩”政策、人口年龄,按照高限取值,留足义务教育学校空间
《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
对此,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俞滨洋表示,住建部将在各级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规划适度先行、适度超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
一是各地要科学预测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规模,适度超前统筹规划设置中小学校,留足、优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的用地。
二是要积极组织各地做好行动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的专项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三是要组织专家抓紧完善相关规划标准和规范。各地要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规范等标准规范,配套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其中,根据放开“二孩”政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等实际情况,可按照高限取值,留足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空间。
四是要求各地城乡规划部门管帮结合、优化服务、严格把关,树立规划的权威性,在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制订,尤其是在居住区和配套学校建设中做好规划核实、验收把关工作。
链接:
很多随迁子女可以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随迁子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深入发展,这个群体还会长期存在。因此,刘利民表示,对随迁子女要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的流程、证明要求,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公办和民办学校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
同时,各地按照国家要求,积极推进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今年的人数大幅增加,很多随迁子女可以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