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大半年的组建之路终于迈入了新阶段。
7月13日,国资委发布关于组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的公告。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11日,中国国旅刚刚整体并入港中旅,完成了一次央企重组的“减法”。在央企纷纷重组并购做“减法”的“大潮”中,此次中国航发的组建做出了一次罕见的“加法”。
至此,背靠国资委、中航工业、中国商飞、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四大股东,旗下拥有中航动力、成发科技、中航动控三家上市公司的中国航发从中航工业中剥离出来。
国资专家李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中国航发的组建也体现了国家对飞机发动机研发的高度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众多央企未来的发展轨迹充满变数。
央企重组罕见做“加法”
7月13日,国资委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并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有意思的是,此次中国航发的组建可谓是在央企重组并购的“大潮”中罕见的“加法”案例。
今年6月初,多家央企迈开整合的步伐。6月2日,中国五矿集团与中冶集团召开重组大会,两家央企重组落到实处;6月26日,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也开始筹划重组事宜;6月29日,中国海外和中信地产业务的并购已经具体到相关细节。就在此前的7月11日,中国国旅也刚刚宣布整体并入港中旅,再完成了一次央企重组的“减法”。
此次中国航发的组建,也意味着新增一家副部级央企,国资委旗下的央企增至106家。
李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中国航发的组建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众多央企未来的发展轨迹充满多元的变数,并不能盲目地认为重组并购做“减法”是央企的发展趋势。国资委会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调整央企的步伐,依据实践决定做“减法”还是“加法”。
李锦还表示,航空发动机属于高端高科技产业,对飞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飞机发动机的研制和国外某些国家的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中国航发的组建的顺理成章的事。
中国航发脱离中航工业
一直以来,航空发动机都被国家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
中国航发的老东家,中航工业相关负责人在2015年5月3日透露,“我们集团自筹了100亿元资金,推动发动机的研制。”
其实,中国航发的组建之路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初现雏形。
2015年10月13日晚间,中航动力的实控人中航工业在公告中称,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安排,目前正在制定中航工业下属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重组整合方案,中航工业预计不再成为公司的实控人;中航工业旗下被誉为“发动机三兄弟”的三家A股上市公司中航动力、成发科技、中航动控或将“易主”。
凑巧的是,两天之后的2015年10月15日晚间,中航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中航重机也公告称,因公司主业与航空发动机产业密切相关,实控人正筹划将公司纳入航空发动机整合方案中。
2016年3月2日晚间,成发科技、中航动力和中航动控发布的公告也显示,新组建成立的中国航发将成为上述各方的实际控制人。至此,中国航发的组建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6年5月31日,中国航发耗资500亿元在北京市完成工商注册,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曹建国任其董事长。直至7月13日,中国航发的正式组建意味着中国航发正式成立,彻底脱离中航工业实现“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