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遭遇“三期叠加”,总体L形走势短期难以扭转的背景下,绿色金融直击经济发展关键节点,为诸多重要战略提供了高效政策工具,将产生全局性、多层次的积极作用。比如,绿色金融将有效优化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削减传统产业过剩产能,促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实证研究证明,绿色金融正在对我国经济产生全局性、多层次的积极影响,并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力点。
“绿色金融”包含“绿色”与“金融”的双向互动。一方面,“绿色”巩固“金融”。通过将自然资本引入金融决策,正确评估和处置环境因素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从而维持金融系统的繁荣与稳定。另一方面,“金融”助推“绿色”。通过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市场,打破节能环保型经济的增长瓶颈,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就理论逻辑而言,绿色金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主要由“引导效应”和“挤出效应”共同实现:
第一,资源配置产生“引导效应”。利用价格手段,绿色金融产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改变了不同行业的融资成本、方式与便利性,从而引导金融资本配置到绿色环保的服务型行业,打破绿色产业收益低、融资难的发展瓶颈。例如,根据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金融机构需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控制落后产能信贷投放。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中国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逾6万亿元,贷款所支持的项目年节约标准煤1.67亿吨,节水9.3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
第二,资产定价产生“挤出效应”。根据公共经济学原理,自然资源具有公共品属性,使用自然资源会产生负外部性(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但是,当前市场条件下,使用者无需为负外部性付费,因而导致了过度消耗、过度污染的倾向。借助于金融交易的资产定价功能,绿色金融市场(排放权交易市场等)能够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将环境成本纳入资源价格。资源价格的上升将迫使要素生产率低下、环境成本高企的部分第一、第二产业缩减规模、退出市场。例如,在碳排放市场(CDM)中,碳排放权不再免费,而是被合理定价。低效率、高排放企业被迫以昂贵的成本购买碳排放权,因而逐渐被高效率、低排放的竞争对手淘汰。
绿色金融在我国刚刚兴起,制度尚在跟进,体系还未稳定。从计量学角度,绿色金融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是典型的“少样本、贫信息”的灰色系统,建立回归模型难度较大、误差较多。因此,笔者采用灰色关联动态分析(GRA),以求在有限样本下发掘数据规律。研究中,以绿色信贷余额占总信贷余额的比例衡量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衡量我国产业结构。通过灰色关联动态分析,依次测算2004年至2014年我国绿色信贷占比与第一、二、三产业GDP占比的灰色关联度。结果如下:
从绝对关联度来看,我国绿色信贷占比的存量水平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存量水平最为相关,与第一、二产业的关联度较为微弱;从相对关联度来看,我国绿色信贷占比的变动速率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动速率最为相关,与第一、二产业的关联度较为微弱;从综合关联度来看,我国绿色信贷占比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关联性最强、最为显著,与第一、二产业的关联性微弱、不显著。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显著优化了我国产业结构,使金融资源脱离高消耗、高污染、高资源依赖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流向低消耗、低污染的第三产业,从而使中国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并降低对环境风险的暴露程度。这也证明,发展绿色金融能提高第三产业占比,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我国经济遭遇“三期叠加”,总体L形走势短期难以扭转的背景下,绿色金融直击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为诸多重要战略提供了高效的政策工具,将产生全局性、多层次的积极作用。
虽然近年来增长迅速,但我国第三产业依然具有充裕的发展空间。2015年,美国第三产业GDP占比高达70.7%,同期我国的数据为50.4%,仅与美国1969年水平相当。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在稳定增长、促进改革、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产品能利用资本市场规则,高效、准确地调整资本流向,将更多金融资本配置给低消耗、低污染、低资源依赖的第三产业,从而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优化中国经济结构。
经过长期粗放式发展,我国人口、土地、自然资源红利已消耗殆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单位要素产值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学术研究表明,2008年至今,中国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大幅超越第一、第二产业,其同比增速也在三大产业中居于首位。因此,通过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绿色金融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在“新常态”下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十三五”将成为实践这一理念的关键时期。在绿色金融的框架下,政府监管与市场激励得以合理搭配,制度设计和资源配置得以妥善协调,环境利益与经济效益得以有效统一,从而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切实的落地途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欲优化产品的供给结构,须先优化要素的供给结构。通过绿色金融产品,资本要素供给向环保节能行业倾斜。通过绿色金融市场,资源要素供给向高效率、低污染行业倾斜。因此,绿色金融将有效优化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削减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目前,绿色金融已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并且成为今年G20会议重要议题,这一实质性发力点即将形成。相比于“三去一降一补”、“国企改革”等改革内容,绿色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尚未得到重视,值得深入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