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998年之后,我国今年又遭遇了大规模洪灾,人员和财产损失不小,市场非常担心洪灾会雪上加霜地影响中国经济。因此,从多方面分析评估洪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市场有参考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自3月入汛以来,洪灾覆盖了我国长江流域湖北、安徽、湖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江苏、云南、陕西等10个省(市)的625个县(市、区)遭受洪涝灾害,已造成4900多万人受灾、222人死亡或失踪,11万栋房屋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亿元以上(1998年洪灾损失2250亿元)。
连续的强降雨重创了给长江等干流沿线农业、农村。占全国早稻种植面积75%以上的湖南、广西、江西、广东4个省区,大量农田被淹,许多早稻种植大户面临绝收;土壤过湿使得灾区夏播玉米发育延迟甚至死苗,影响玉米产量;连续暴雨使得南方地区的瓜类、豆类、水生菜类、食用菌和绿叶蔬菜大幅减少;洪水还给灾区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减产问题严重。可以预计,今年的洪灾将造成农产品(000061,股吧)、猪肉等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压力。值得注意的是,与1998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降雨还在武汉、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引发了严重的内涝,城市经济遭受的损失肯定远超于1998年。
从目前灾情来看,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今年我国受灾程度可能小于1998年。那次水灾过后我国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投入,1998-2002年间相关投资规模达到了1786亿元,比之前50年的投资总和还高出两三倍,其中70%用在了防洪工程建设。另外,如今的天气预报技术大幅提升,气象服务的种类和时效性都大大优于当年。山洪灾害一直是洪涝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最大因素,2008年以后我国建设了一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这几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洪灾的死亡人数虽然还会有所增加,但无疑会大大低于1998年的三、四千人的规模。
从经济因素看,洪灾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场普遍预期此次洪涝灾害对CPI影响有限。今年的洪涝灾害对湖南、湖北、安徽部分地区的畜牧业、水产业、种植业影响很大,再加上洪涝灾害对生产、流通、运输都造成影响,成为价格上涨因素。但中国农科院农业防灾减灾团队首席科学家李茂松博士指出,我国历来洪涝灾害的影响要弱于干旱,洪涝灾害是“受益一大片,受害一条线”,远离湖泊、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农产品因为水分得到满足使得生产效能释放,对生产的正面效应可能比负面效应更大。估计此次洪涝灾害对全国农产品的影响有限,对活鲜农产品的供应影响大约为5%-8%。而野村研究报告认为,洪灾将影响食品产出和运输并显著推升CPI,三季度CPI同比增速可能达到3.0%以上。而一旦洪灾过去,蔬菜和水果供应可能很快恢复,预计洪灾对蔬菜和水果价格的提振主要集中在三季度。同时预期谷物和肉类(主要是猪肉)供应的影响很可能继续到未来更多个季度,而CPI同比增速将放缓到约2.5%。
其次,灾后重建有望带来额外的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对GDP增速有所提振。市场普遍预计,洪灾短期可能拉低三季度GDP增速,但进入9月份以后一些灾区将进入灾后重建,包括对受灾区房屋重建的补贴、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对江河大堤加固工程等水利项目,往往会带动经济有所回升。国家预算资金会有一部分向灾后重建倾斜,这都会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会拉高GDP增速。而且与以往不同,今年城市受灾严重,预计中央和地方财政还会增加对海绵城市工程的投入,并进一步改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包括城市地下管廊项目)。
至于洪灾对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影响,有机构认为,政府有可能实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定向降准、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支农再贷款实施优惠利率等宽松政策,同时,有可能加大7-8月份财政支出。野村认为应对洪涝和灾后重建需要更多财政开支,这将令中国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升至4.0%;信贷方面,因银行和生产商可能提前为灾后重建准备资金,预计8月份M2增速和信贷扩张很可能反弹,并在约一个季度的时间里保持强劲。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宏观团队认为,当前通胀压力短期缓解,再考虑到货币利率稳定、暴雨洪灾天气下通胀下行预期受阻,短期内降准概率下降,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今年洪灾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预计会大大低于1998年。从经济角度看,市场普遍预期此次洪涝灾害对CPI影响有限,水灾在破坏一部分财富积累的同时,灾后重建也可能带来新的投资需求。为在洪灾之下稳住经济,未来几个月,政府将会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财政赤字率,这将推动信贷扩张有所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