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投资的蛰伏,决策层正试图发力,使之有所改观。数据看,民间投资正在滑向低谷。
民间投资增速的滑落,有多种原因,但根本原因一定是利润不够。马克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他们现在胆小慎微,显然,反映了实体经济严重缺乏利润。
原本不应如此,一个鲜明对照是:民间投资低落的同时,中国需求依然强劲。
中产阶级的需求在爆发,来自澳洲的葡萄酒增长了五成;对龙虾的需求,拉动了美国第一龙虾大州缅因州的产能;代购市场蓬勃发展,奶粉、食品、手表、化妆品、皮包等等成为海外旅游的必选项;到日本买电饭煲,一时成为时尚;超市的进口产品专柜,以及专门出售进口产品的超市,都表明了需求的规模和方向。
所以,中国中产需求爆发的风口并没有吹着本土。市场份额的一大块对外释放,在推动海外供给地的繁荣。这些意味着需求在本土的衰退。需求的衰退,意味着本土实业的式微,这些影响沿着下游消费品,并以乘数效应传染到上游各个环节中。
当然,这个对比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实体为何严重缺乏利润,但至少揭示了民间投资式微的一条重要逻辑。
我们的理解是,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之中,由一个出口型制造业经济,迈向科技及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的根本在于中国本土中产需求的爆发,市场需求结构剧变,但是中国的供给侧并不能马上转身,当下正是青黄不接之际。
于是,我们迎来了转型的空窗期。这亦反映在市场机会上,本土的投资提供不了利润。需求正对外释放,沿着需求的方向,中国的投资,也在对外释放。
转型的空窗期里,我们可以发现诸多特点。
在投资形态上,产能整合是焦点。整体的产能过剩,容纳不下更多的投资。产能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整合时代已经到来,并购作为调整市场结构的关键手段,成为机会的主要来源。
在区域上,海外投资成为重要的爆发点。在出口和制造导向下,中国的技术积累和品牌积累有限。当整体的需求转向消费驱动之后,若单纯自我发展,速度必然缓慢,借力成为必然选项,因为技术和品牌的积累都需要时间。复星集团的投资策略是一个很好印证,所谓“中国动力、全球资源”。收购发达地区的公司,借此提高技术能力,推动中国制造的升级,从而匹配中国中产阶级的需求,成为诸多中国企业的共同选择。体现在数据上,年初至今,中国的海外收购总额已达1211亿美元,已然超过了去年1115亿美元的全年收购总额。
那么,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特点,则对未来的民间投资不会有太多的忧虑。
结构调整的方向必然是让中国的供给与本土对接。这个大规模对接的过程,就是民间投资发展的过程。更何况,民间财富的持续增长,为中国投资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坚强支持。兴业银行和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报告称,中国2015年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13万亿人民币,而这个数字到2020年会增加到20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