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拦路虎”,部分与被取消的职业资格名称、性质相似的认证仍在进行。
国务院已分6批次取消31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但据媒体报道,这一政策在执行中存在变通和打折扣的现象,一些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认证仍是就业“拦路虎”,部分与被取消的职业资格名称、性质相似的认证仍在进行。
网民呼吁相关部门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加强事后监管,督促地方取消相关职业认证,强化落实效果,并且要尽快建立职业资格认证“正面清单”。
“作废证”背后存利益链
有网民指出,一些协会和部门热衷组织考试和设置门槛,部分原因是职业资格证从培训、考试到颁发证件,都有利可图。也有网民发现,一些已经被取消的认证考试,被一些部门变了个花样又开始报名收费……
网民“莫开伟”说,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为何执行起来如此艰难?关键还在于垄断利益一时难以被打破。在当下,一些职能部门思想认识模糊,意识不到简政放权的重要性,仍没有处理好政府权力与市场边界之间的关系;更有一些部门“利益自肥”意识膨胀,认为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减少了部门经济利益。
网民“宏智邦建”说:“每一个证背后都是一个利益链。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反对靠考证吃饭。”
整顿要快刀斩乱麻
网民表示,政府的政策是好的,但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对证下刀”,要系统着眼,通盘考虑,而不能仅盯着被取消的那些证书以及政府的一纸通知。
网民“宫超”说,首先,要防止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对中央政策懒政懈怠、阳奉阴违。督促地方取消相关职业认证,强化落实效率、效果至关重要。其次,要保证现存资格认证的规范有序。
网民“王洪春”认为,针对目前一些部门、协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滥设资格认定的“证出多门”现象,应继续加大清理力度,尽快列出职业资格“正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