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G20贸易部长们宣布要一致团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所面临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继续上升,涉及轻工、建材、钢铁、轮胎等多个行业。
7月19日,欧盟向世贸组织投诉,指控中国未取消11种原材料的出口关税,违反了15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
中美两国之间一系列贸易纠纷中最新的一桩也与此有关。美国7月13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投诉,指出中国一直都对锑、钴、铜、石墨、铅、氧化镁、滑石、钽和锡保持着5%到20%的出口关税。这种关税使得这些矿物在中国国内的价格较为便宜,促进了国内从电子到汽车等行业领域中的制造业发展,但这些矿物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则因此提高。
在近期商务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来自1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6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比上升66.67%。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立案数量前两位的国家是美国和印度,分别为18起和15起。涉案金额最多的国家也是这两个国家。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导致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一直存在争执之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黄亮雄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争执表现在贸易投资领域,就是倾销和反倾销等问题。这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首先多年来,西方很多国家并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次结合近期的国际局势,比如南海争端,这也是西方国家给中国谈判施压的手段。
某种程度上,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然而,这与全球促进贸易自由化、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趋势却是相悖的。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撰文写道,全球主要贸易体如果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内讧,全球贸易市场不可能平衡,也不可能公平。全球贸易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作用也就难以激活,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会被拖累。
因此,贸易保护应是一种市场法则,而不应随着经济环境成为一种政治工具。黄亮雄认为,在传统理论中,自由贸易被认为是好政策。关键在一个国家中,不同群体对于贸易的受益程度不同。像西欧国家,低技能的劳动人民认为贸易自由化对他们不利,相反,资本家们则推崇自由贸易。其次,西方国家的政治团体出台某项政策,表面上是为了保护中下阶层的利益,实则为了巩固其执政地位;最后要看到国家之间利益格局的对比。中国不断崛起的过程,也是与其他国家博弈的过程。因此,中国能否处理好全球经济治理中产生的问题,在国际经济演变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和平发展的路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纵观全球格局,英国脱欧对中国或是机遇。“中国可以将英国作为外贸突破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有缓冲作用。”黄亮雄指出。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指出,未来中国与英国、欧盟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自贸区领域可以实现零关税。这方面中国需要和欧盟加快谈判,特别是服务业领域,欧盟和英国对华有优势,所以自贸区对双方发展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