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运输部7月21日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鹏飞透露,“十三五”时期,我国迫切需要加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联的国际大通道和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具体而言,五年内,铁路方面,新增铁路3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1万公里;公路方面,新增公路43万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万公里;水运方面,新增和改善航道里程4500公里,规划的1.9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民航方面,新增机场50个以上,预计2020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总数超过260个。
在这之前的一天,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6年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新的规划,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其中尤其令人关注的是,高速铁路网的主骨架将由原规划的“四纵四横”扩展为“八纵八横”。
2008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大加强。“十二五”时期,铁路里程增加了2.98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增加了1.06万公里;公路增加了56.9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了4.94万公里;内河航道增加了2800来公里。“十二五”时期是历史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快的时期之一。但从最近公布的规划来看,“十三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并不会减弱。
为什么“十三五”时期仍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呢?有人会认为,这是促投资、稳增长的措施。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发掘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潜力的措施。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必然下降,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潜力。潜力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去发掘。
中国经济的潜力在于人口众多。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下降,但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仍然可以发掘出较大潜力。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分布在中西部、农村等较不发达地区,与东部、城市等较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他们的生产效率还有可能大大提高。
中国经济的潜力在于幅员辽阔。从一二线城市以及东部地区的情况看,我国已经出现了用地紧张的情况,突出表现为房价持续快速上涨,造成了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供给体系的效率。但是,我国还有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中小城市,如果这些地区能够缩小与东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差距,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变得非常广阔。
发掘人口众多和幅员辽阔的潜力,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随着东部地区变得拥挤、人口年龄结构变老,劳动力的转移会越来越难。这就需要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使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轻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人,是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情。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产业能够持续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也是如此。但是,正如刘鹏飞所言,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路网布局尚不完善,区域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能力仍然不足;二是重点区域之间、主要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通道存在通而不畅的问题,部分跨区域通道能力仍然紧张。这两方面的不足是不利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
“十三五”时期,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更多的重视。例如,在普速铁路网建设中,将重点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
高速铁路网的主骨架由“四纵四横”扩展为“八纵八横”,更是加强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覆盖,“四纵”中最西的是京广深,而在“八纵”中,往西还有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也比“四横”更加深入中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