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2015年,有县城农转非仅200多人。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
如果在城市中没有相应的工作和资产,即便进城了,生活可能比在农村时还不如。20年前的“农转非”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因为城市户口可以吃“国家饭”,城里与乡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利体系。
现在的农民愿意在城市生活,但不愿放弃农村户口,这并非城镇化政策的失败,恰恰相反,真正的城镇化就是要消除城乡的二元分立,实现人的自由流动。
农民在农村拥有宅基地和土地,虽然并非私人产权,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这些土地迟早是要增值的,一旦被征用,一夜暴富不是梦。在这一点上,城乡户口其实早已实现了惊天逆转,现在轮到城里人发愁了:什么时候才能有块地呢?
农民是最聪明的,不想转的只是小城市的户口。历史经验表明,人口规模低于10万的小城市,自我造血功能有限,最终只会不断衰落,北上广则是另外一回事。大城市的崛起是世界潮流,代表权利、财富、知识和先进的生活方式,即便在天价的高房价之下,“逃离北上广”也只是噱头和口号。
小城市的户口遇冷与“逃不掉”的北上广,构成一组鲜明的对比,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所在,超级大城市的特权已经对小城市和农村形成了强大的虹吸力。举个最常见的例子,身居小城市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在北上广买套房子,可谓积数代人之力。
人要进城,是为追求更舒适的生活,活得有个人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不进城也能过上好生活,就不需要折腾。对于中国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来说,如果能将城市拥有的实惠、设施、权利普惠于农村,城镇化不一定就要进城,“新农村”也是城镇化的一部分。
既然城镇化是为提高人民的幸福感,那就需要倾听人民的心声,少一点儿“赶农民上楼”的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