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我国碳中和布局谋篇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数字化赋能我国碳中和布局谋篇

2021-09-08 08:12: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到45%的目标。”7日,在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表示,中国已基本扭转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中和转型时间短、压力大。”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论坛上指出,要推动数字技术跨界应用,进一步加快对传统行业网络化、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将数字经济的减碳优势与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紧密结合。

  “关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点,一是碳排放总量要下来,另外我们人均的耗电量还要增加。因为我们还要发展,我们的人均水平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要按照我们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节奏。”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说,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加快电力、制造和交通等高排放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还要实现绿色信息化。

  同时,“双碳”目标也贯穿了数字产业全领域、生产经营全过程。“要着力解决大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当前我国数据中心和5G基站年耗电量超过1200亿度电,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折合二氧化碳排放量7320万吨,并呈较快上升趋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指出,数据中心要研究降低大数据能耗的技术和措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不只是生产端,消费端减碳也同样重要。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提到,许多产品的碳排放产生在消费端和弃置端,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远大于生产的能耗。“需要延伸产业链后端基础设施,通过建立个人碳账户、碳积分等方式,让消费者成为循环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环。”

  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数字碳中和专项公益基金筹备工作,并向全社会发出了《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还与相关机构和企业签署在数字化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方面的战略合作备忘录。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