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有力有效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有力有效

2025-10-11 08:53: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科技创新是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科技创新活动复杂多元,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企业风险特征和金融需求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

政策框架持续完善

“当前,我国处于建设科技强国关键阶段,科技金融作用凸显。”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和高度不确定性。传统金融机构偏好重资产、低风险项目,而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往往因缺乏抵押物、风险评估不成熟难以得到有效支持,导致一些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转化效率较低,发展缺乏后劲。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框架,从信贷、债券、股权等多方面,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强度和水平持续增强。曾刚认为,这有助于破解科技创新“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支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并推动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

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累计签约金额超2.2万亿元,发放贷款超85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9%,较同期全部贷款增速高16.1个百分点;债券市场共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从总基调上看,《报告》保留‘适度宽松’表述,意味着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支持性立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政策释放出降低信贷数量诉求、更多关注金融总量,并着力“调结构、重供给”的信号,优化银行业信贷投放,加大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支持,实现经济提质增效。

信贷支持不断加强

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信贷资源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动银行完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政策安排,实现能贷、会贷、敢贷、愿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大量信贷资源投向科技领域,加上更多政策工具提供支持,有力推动了科技贷款服务量增、价降、面扩。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今年5月份又增加3000亿元额度,进一步激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截至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较同期全部贷款增速高5.8个百分点。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今年以来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科技贷款利率保持下行态势。《报告》显示,6月份新发放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90%,比同期全部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低0.36个百分点,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21个和0.44个百分点。

此外,科技型企业获贷率保持高位。截至6月末,银行提供科技贷款服务的企业已达108.5万家,科技型企业平均获贷率为51.9%,比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高1.3个和2.3个百分点。其中,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贷率均超80%。

曾刚表示,通过发展科技贷款专属产品,完善科技型企业信用、智能贷款和续贷产品,建立专门授信通道,实行差别化风险容忍和授信政策,有效破解了“贷款难、贷款贵”难题。

融资渠道更加丰富

债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的主渠道之一,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今年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娄飞鹏认为,这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渠道和机制,有助于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以来,市场各方积极踊跃参与,发债科技型企业结构更加多元、行业分布广泛。截至6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94家科技型企业发行1663.7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最长发债期限20年。

“科创债的发行,强化了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更深层次服务,丰富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以更加多样化、稳定化的方式流入科技创新领域,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曾刚说。

股权投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其轻资产、投资周期长,发债融资成本较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为股权投资机构特别是民营机构发债融资提供了有效增信支持,并通过多样化期限设置,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5年期、10年期债券,更好匹配股权投资的资金使用特点及融资需求,降低其发债融资成本。

金融机构快速响应,积极开展债券发行、承销、做市、投资工作。截至6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23家金融机构发行2206亿元科技创新债券,资金专项用于向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投资科技型企业股权、债券、基金等。

温彬表示,下一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将不断完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中央和地方合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培育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