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严智勇撰文指出,近期,美股拗腰反弹,道指已从2月低位升15%,不但收复今年失地,更是9个月来再次升破18000点大关,难怪愈来愈多人看好18351点的历史新高快将改写。但美股PE之高,正好在反映这几年美股持续强势,确已进入叫人高处不胜寒、却又不敢轻言退出的两难局面。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笔者上周曾谈及几个相关议题,包括“美股迅速见底回升,根本缺乏强而有力的理据”、“今次升浪是否大户精心炮制的典型投资陷阱”、以及“黄金交叉出现是否预示后市向好”,而今日不妨回归基本步,单纯探讨一下美股此刻的估值,究竟贵不贵。
相对只有30只股份的道指,标普500指数始终比较适合作为美股基准,而截至上周五,标指的市盈率(PE)为19.2倍,今年预测市盈率则为17.8倍,同属全球发达股市中数一数二。
高于过去30年平均水平
若与恒指的11倍,或者A股的13倍相比,标指PE高达17倍当然是贵,遑论市场人士近期愈来愈看好新兴市场可以再次跑出。即使只计美股,亦高于过去30年平均的15倍,更逼近金融海啸后高位(2009年12月)的18倍。
当然,PE续升既可由于股价(P)进一步向好,也可因为企业盈利(E)减少,故PE升跌并不反映真实市况。再者,PE高或低,根本没有严格准则,更重要是相关估值是否合理、基本因素是否支持。这亦是华尔街近日热烈讨论的议题。
若息率不变尚算合理
有分析师直言,“若企业盈利有增长,美国息率亦维持不变,17倍PE也算合理估值;但若盈利停滞不前,利率却逐步上升,17倍自然是非常不合理。”不过,市场人士唯一的共识是,17倍PE绝对不能称之为平。
PE之高,正好在反映这几年美股持续强势,确已进入叫人高处不胜寒、却又不敢轻言退出的两难局面。难怪财经杂志《巴隆氏》的最新调查发现,只有四分一分析师相信美股PE未来一年可更上一层楼,低于看好美股再升的比率,主因他们认为升市的最大动力是盈利加速增长。
预期盈利及股价同升,但PE不升,凸显分析师并不看好,这个周四将会成为美国史上第二长牛市的升浪(2,607日)还有太大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