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文章指出,随着美联储最早在6月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元近期展开强劲反弹,一旦美联储果真在今年夏季加息,则新兴市场将不可避免的迎来一场“狂风暴雨”。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新兴市场资产价格摆脱年初的动荡出现回升后,在近几周里继续上扬;各国的货币在大部分时间里也延续涨势。国际金融协会(IIF)上周表示,第二季度新兴经济体继续复苏,4月份的年化增长率约为3.4%,较12个月移动平均值高出0.4个百。
但是,投资者若就此断定新兴市场一切安好就不明智了。在很大程度上,复苏似乎可以归因为变动性因素所致,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以及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在债务驱动下出现扩张,后一个趋势很容易逆转。
近两个月里的反弹走势甚至涵盖巴西雷亚尔和土耳其里拉等货币,这两种货币都受政治不确定性和有缺陷的经济模式的困扰——这个事实表明,本轮上涨更多与短期回升有关,而不是基本面改善所致。
如果大宗商品复苏势头结束——而且近期铁矿石价格骤跌表明原材料需求仍不明朗——有利环境或许会很快消失。
随着美联储最早在6月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元近期展开强劲反弹,一旦美联储果真在今年夏季加息,则新兴市场将不可避免的迎来一场“狂风暴雨”。
“美元汇率重新开始显示出上涨的趋势,而随着中国经济数据恶化和美联储愈加倾向于‘鹰派’立场,为2月份到4月份之间新兴市场资产上涨走势提供了支持的两大主要支柱正在削弱。原油价格的因素最近遭到了忽略,原因是其一直都保持着相对良好的上涨走势,但如果供应端限制性因素消失的话,那么油价还将变成一种关键性的风险要素。”
摩根士丹利的这种观点足以给投资者泼上一盆冷水,这尤其是因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在2016年前六个星期时间里见证了一场“大屠杀”。
在当时,美元走强、市场有关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以及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风险资产变得“有毒”,特别是新兴市场上的风险资产。
既然当时曾经发生过那样的情况,那么为何今天就不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