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指出,美联储主席耶伦上周五与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GregoryMankiw公开对谈时提到,若美国经济持续好转,未来数月加息是合适之举。此番讲话与近期多名地区联储银行总裁的口吻如出一辙,美联储短期内加息看来势在必行。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银美林最近一份有关上调利率与资产价格变化的报告指出,1972年以后,美国经历了12次加息周期,期内标普500指数平均录得10%升幅。以板块划分,若美联储倾向收紧货币政策,将有利银行及保险等金融行业;反之若当局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则对电力、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s)、食品饮品及家庭用品等股份有利。
当美联储于企业盈利衰退之时加息,其后标普500指数的表现皆不太理想。在12次加息周期中,有3次属于企业盈利衰退期,分别是1976年4月、1983年5月及1986年12月,当时企业盈利分别按年下挫10%、16%及2%。此3次启动加息后,标普500指数其后12个月的表现分别录得跌3%、挫7%,以及升2%,远逊于1972年以来开始加息后一年,标普500指数平均上升10%的表现。
美联储去年12月16日重启加息,当时正值美国企业盈利按年下挫14%。由当天至今近6个月时间,标普500指数累升约1.2%,若短期内再来一次加息,未来6个月美股会否补跌?或许配合加息节奏来分析,可得出一个较立体的画面。美银美林统计了“加息一次随后转而减息“(OneandDone)以及“启动加息、暂停、再加息“两种情况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明显分别。
自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于5月18日公开4月会议纪录后,加息憧憬愈加强烈,近数星期美联储多名理事及地区联储银行总裁更统一口径,高唱是时候加息,利率期货市场亦反映市场对美国6月、7月或9月加息的预期急速升温,这一次明显属于“启动加息、暂停、再加息“的节奏。
市况方面,标普500指数近期升至逾2100点高位,VIX恐慌指数则跌至14附近水平,刚好与去年11月境况相似。然而,去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后,标普500指数随后8周急跌10%,无疑是对投资者“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警醒。
除了美国可能加息,本月另有多项国际重要事件值得关注,包括本周四的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16日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21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对直接货币交易(OMT)合法性作出裁决、23日英国脱欧公投、26日西班牙大选,还有MSCI将再次讨论是否把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等,全都牵动市场敏感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