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了欧盟平台的英国固然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分量明显减轻,但失去了英国的欧盟也是一样;毕竟英国是欧洲名列前茅的大国,英国昔日世界霸主的“江湖地位”也不是依托欧洲方才赢得。
英国市场和管理体制灵活性、商业环境优于欧盟其它成员国,英国决策总体上比法、德等欧盟其它大国要冷静老辣许多(这一点在去年的难民危机中表现得非常充分),英国对欧盟贡献多于所得。
梅新育认为,脱欧公投脱欧派在英国全民公投中的胜利优势实际上大于统计数字所显示的4个百分点(52%对48%),因为之前有两个不利于脱欧派的因素。
首先,公投前夕留欧派女议员遇刺身亡给留欧派增加了不少同情票。
其次,公投当日英国各地普遍大雨滂沱,对脱欧派比对留欧派投票妨碍更大。因为留欧派多数集中在大城市,人口集中;而脱欧派在乡村、中小城市优势更大,人口和投票点相对稀疏,去投票没那么便利。
有鉴于此,此次英国全民公投通过脱欧,其意义不可低估。
这是欧盟的第三支柱国家(德法居前两位)民意通过脱离联盟,而且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赞成脱离联盟的比例还高于整体比例;换言之,是欧盟第三支柱国家及其主体民族抛弃了欧盟。
在英国脱欧派胜出后,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举行脱欧公投的呼声顿时高涨,而这些国家本来都是欧共体-欧盟的骨干国家,甚至还是当初共同市场的初始发起国,更让人看到了本该是欧盟基本盘的民众对欧盟已经何其离心离德。
文章指出,经此一役,欧洲已无希望在未来追赶美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整个欧洲的经济社会发展潜力进一步缩小。就当前而言,这确实是英国与欧盟的“双输”;但从英国自身的立场出发,从长远来看,英国迈出这一步,未尝不是在理论上的最优已无可能之后,退而求其次力争确保自家天地相对安宁的次优选择。
同时,作为欧盟大国,英联邦首领国家和盎格鲁-撒克逊诸国的母国,英国因脱离欧盟统一市场而遭受的冲击远不如那些吵吵闹闹也要脱欧公投的小国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