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周四(7月27日)在亚洲交易时段全面上扬。多头在美联储(FED)政策声明中嗅到通胀立场软化的味道。
MSCI明晟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涨0.9%,至2007年12月以来高点。该指数本月迄今涨逾5%。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及日本日经指数皆上涨0.2%,澳洲股市上扬0.3%。菲律宾股市升至一年高位,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3%,升破27,000点。但中国沪深300指数下跌0.7%,受监管趋紧疑虑影响。
美联储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但其对通胀问题的措辞变化被市场抓住不放,激起最新一波风险资产买兴。
联储指出整体与核心通胀都有下降,并删除了“近期”这一限定词,或许暗示通胀放缓的忧虑可能并不是暂时的。这成为市场聚焦的重点。
美联储还表示,预计“相对短期内”将开始缩减所持巨量公债,强化了9月开始缩表的预期。
虽然这会使金融环境有效收紧,但可能也会减轻升息的需要,而后者对货币估值更为重要。
德意志银行外汇业务全球主管鲁斯金(Alan Ruskin)称:“ 美元的最大问题是不能指望长期得到美联储的帮助,短期内,我们仍处于风险偏好周期,商品及服务通胀低迷支持表现不错的债市和资产通胀。”
路透调查显示,大多数初级市场交易商仍预测美联储下次将在12月会议升息。但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走势暗示,届时升息的机率不到50%;美联储会议前市场预期的升息机率则超过50%。
美国政策将保持刺激性的前景推动了波动率指数触及纪录低点,股市创下收盘纪录高位。美国股市周三小涨,三大指数均创收盘新高,之前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且波音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公布强劲业绩。
道琼工业指数收升97.58点,或0.45%,至21,711.01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7点,或0.03%,至2,477.83点;纳斯达克指数收高10.573点,或0.16%,至6,422.747点。
大宗商品方面,美元下跌也提振了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现货金触及六周高位,最新报每盎司1,263.80美元,期铜创下2015年5月以来最高水准。
原油价格接近八周高位,因美国石油库存意外大幅下降,引发了对全球原油过剩情况将缓解的预期。周四亚洲时段出现了一轮获利了结,导致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06美元至每桶50.91美元,美国原油下跌0.07美元至每桶48.68美元。
中国股市方面,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后呈现分化走势,权重纷纷下挫,沪指低开低走,一路下探至10日均线附近,创指上演“绝地反击”,10:30左右突然直线拉升,放量回归1700点,涨逾2%,创业板代表性的板块传媒、互联网、网络安全、移动支付等全线大涨,个股涨多跌少,临近上午收盘,沪指在创业板带动下跌幅收窄。截止上午收盘,沪指报3237.04,跌0.33%,创指报1724.37,涨2.56%。
从盘面上看,计算机、移动支付、网络安全居板块涨幅榜前列,煤炭、有色、保险居板块跌幅榜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