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伊朗制裁今日生效
众所周知,美国对伊朗的部分经济(制)裁将于当地时间6日生效,主要涉及伊朗黄金和其他贵金属、石墨、铝、钢铁的交易,以及飞机零部件的进口贸易。而之后,美国将在11月4日重启针对伊朗能源业和石油交易、央行交易等的(制)裁。伊朗石油产业的(制)裁对象包括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外国企业。
此前,美国(国)务院官员曾表示,将敦促伊朗原油买家在11月4日前将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此后随着油价大涨,美国在伊朗(制)裁问题上有所松动,称部分国家可以暂时得到豁免。
伊朗方面则威胁称,如果伊朗石油出口遭美国“封杀”,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以切断中东的石油运输。此外,就在美国重启对伊朗的部分(制)裁生效前夕,当地时间8月5日,伊朗(军)方确认,已在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水域进行(军)事演习。
伊朗官方已经暗示如果美国完全破坏了美国的原油出口,他们将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将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供给冲击。
一旦封锁海峡,油价或迎飙升?
鉴于霍尔木兹海峡的特殊位置,伊朗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国际原油市场。若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那么科威特、巴林、伊拉克以及阿联酋的原油出口都将中止,而目前,全球市场根本无法承受日均1500万~2000万桶原油产量的缺口。
根据TeleTrade分析师阿尼诺夫(ArtemAvinov)此前的预测,如果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将会影响到每天近1700万桶的原油交易。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油价从目前不到75美元/桶飙升至250美元/桶。而油价过高对于世界经济并不是好事。
瑞银在此前的报告中曾表示,油价如果涨破100美元/桶,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使全球经济总量减少1000亿美元。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能源研究项目主任潜旭明认为,由于石油(制)裁要到11月才能生效,所以当前(制)裁对基本面冲击有限。他补充:“但会影响国际期货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短期内国际油价会有一定上涨,但上涨幅度不会太大,而且很快就会恢复。”
沙特、俄罗斯等其他主要产油国已在6月底的OPEC石油部长级会议上达成一致,通过增加石油产量,以弥补对伊(制)裁造成的缺口。目前,各方对于具体的增产数额存有分歧。伊朗方面一直希望产油国增产的份额不会超过50万桶。
那么,伊朗真的敢断了“世界经济的咽喉”吗?
随着特朗普政府(制)裁的正式生效,霍尔木兹海峡这条在全球石油市场中举足轻重的输油通道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霍尔木兹海峡长度为150公里、最窄处只有48公里,是连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的唯一水道。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天大约30%的石油会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在最繁忙的时候,平均每8~10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通过。因此,霍尔木兹海峡被喻为“世界经济的咽喉”。
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第三大产油国的伊朗正扼守这一海峡,因此在过去数十年中,每当伊朗与西方关系,尤其是与美国关系趋紧时,伊朗都会提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2012年,美欧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伊朗也曾多次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此后,伊朗还在霍尔木兹海峡水域举行了多次(军)演。
不过,伊朗上一次真正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时期。
对此,潜旭明表示:“由于最关键的石油(制)裁还没有生效,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说法还处于一种威胁状态。”他认为,特朗普之前表示愿意在“不设前提”情况下会晤伊朗总(统)鲁哈尼,依旧为美伊谈判留下了一扇门。
在潜旭明看来,伊朗会打出“多手牌”:
1.继续维持霍尔木兹海峡的紧张状态,进行军事演习,但不至于封锁海峡;
2.重启部分核设施,但不会超出伊(核)协议规定的浓度为20%的铀浓缩活动;
3.继续在叙利亚、也门问题上有所动作,并与美国之外的其他各方就伊(核)协议问题进行协调。
潜旭明最后表示:“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在叙利亚的行动会非常克制,还处于一种威胁的状态,因此目前还不会关闭海峡。”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中心高级研究员涅夫(RichardNephew)认为,伊朗的这一说法或许也就是过过嘴瘾,不会动真格,除了遏制美国对伊朗能源出口的打压,同时也要“吓唬”欧洲、日本等其他国家,令其逼迫美国收回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