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像匈牙利这样的小国家来说,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可以实现双赢局面的合作,比如 ‘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机制,关键应该在于思考如何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匈牙利央行首席经济学家Daniel Palotai在5月25日举行的上海论坛2019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表示,此外,他还是匈牙利央行中国事务的负责人。
他还表示,中美贸易摩擦确实是世界增长前景的一大风险,尤其鉴于眼下欧美到了此轮经济周期的后期,全球高企的债务水平之下隐含了不少的脆弱性,市场波动性的骤升可能触发流动性问题,债务的大幅调整本身也免不了一场危机。
除了匈牙利央行和财政部(原国家经济部)的经历之外,Daniel Palotai曾供职于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总部,当时恰逢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而眼下正值欧洲议会选举,Palotai在采访中的一些分享颇为应景。
全球债务高企贸易摩擦或是危机导火索
《21世纪》:如何看待贸易摩擦的影响的?
Palotai:“贸易战”对于经济有很多层次的潜在影响,会通过直接的非直接的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第一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景,我们要思考如何进行对冲抵消,第二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
如果看看历史中的经济周期,当前美国这轮复苏周期已达10年,欧洲经济也已持续增长多年,鉴于历史规律发展规律,大家都会预料此轮周期迟早会遭遇转折点,债务水平高企意味着很多全球经济累积了不少的脆弱性,高企债务水平的大幅调整一般都会发生危机,市场的波动性可以来自很多源头,包括眼下贸易战也可能是触发波动性的一个因素,就会触发融资等流动性问题。我确实认为贸易战是全球增长前景的一大风险。
《21世纪》:匈牙利又该如何应对?
Palotai:面对这样的影响,政府需要担任一个财政缓冲的角色,如何及时地调用预算来尽可能弥补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货币政策来说,如何缓解市场中大幅的波动是关键问题,可以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在上一次金融危机袭来时,全球央行只有两种工具包括利率调节和干预汇率市场,自那时起,央行有了更多的工具。匈牙利央行正密切关注包括贸易战潜在的溢出效应等在内的全球宏观形势发展。
很难预测中美贸易谈判的未来走向,但对于像匈牙利这样的小国家来说,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可以达成双赢的合作,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机制,关键应该在于思考如何最大化的共同的利益,那么就有可能抵消贸易摩擦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匈牙利历来和中国有很强的合作关系,我们也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匈牙利要加入欧元区还为时过早
《21世纪》:和金融危机发生时相比,欧盟的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Palotai:危机凸显了当时欧盟的结构并不足够强大到应对危机,一部分欧盟国家并没有遵守规则,导致超额赤字、财政状况失衡等,当时的欧盟体系不足以应对这样的问题,最后引发了危机。
到目前,欧盟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问题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了。但是有个问题仍然存在,就是各个成员国的话语权仍然不平等,尤其是对于像匈牙利这样的小国来说,有时还是会陷入不公平的处境。
另一个问题是,实行统一货币也就是欧元,似乎并不是对全体成员国来说都是好事,对于一些较强的经济体来说这确实是有利的,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使用欧元后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因为他们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果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很难真正走出一场危机。所以欧元区并不像理论设想的那般,是一个最优货币区(OCA)。
目前匈牙利仍然使用自己的货币,独立制定货币政策,这也使得我们有能力对本土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
另外,意大利目前的处境凸显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欧盟现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框架,无法使意大利对危机进行有效的管理,欧元汇率对于意大利经济来说过强了,目前看起来没有快速见效的对策。另一个问题是,意大利因为阻止非法移民的问题受到了不少的批评,尤其是欧盟当中一些推崇移民的声音。而在这个问题上匈牙利的立场和意大利一样,我们要保护欧洲的边境。
《21世纪》:对于匈牙利来说,未来是否会使用欧元?
Palotai:对于加入欧元区,我们还处于观望状态,如果双方的差距太大,那么要谈加入欧元区还是过早。如果没有汇率渠道,没有自主的货币政策,那么我们该如何及时地应对本土的通胀和就业形势变化呢?所以我们需要等到人均收入赶上欧元区的水平,然后再来思考是否要加入。另外,欧元区也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新机制等等不断地涌现,比如银行联盟、资本市场联盟等,我们也要观察欧元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想我们还需要数年的时间来真正考虑这个决定。
我真切地希望,下任欧央行主席能够尽全力地优化货币政策,让整个欧元区都能够从中受益。另外,也希望能够从欧盟整体出发,考虑如何让欧元区对于现在不使用欧元的成员国产生更强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