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释放鸽派言论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点名批评了。当地时间6月10日周一,特朗普接受财经媒体CNBC采访时指责美联储加息过快,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了上风。
特朗普在采访中不仅直接抨击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强调美联储里面的人都不是他的人,肯定不听他的。特朗普称,美联储犯了大错:第一,他们加息速度太快了;第二,他们还进行了QT量化紧缩,每月缩减资产负债表500亿美元,尽管现在已经放缓,但仍然是荒谬的。
美联储已经明显转向鸽派
自2015年12月以来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经完成9次加息,其中有4次是在去年进行的。在对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忧虑下,去年四季度,美股市场陷入剧烈波动。在此期间,特朗普打破了美国总统对央行货币政策持更为克制态度的传统,多次抨击美联储加息,从而导致市场波动,并破坏经济扩张势头。
经历去年四季度的市场巨震后,美联储今年以来的政策立场明显变得更为鸽派。上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芝加哥举行的一场会议上表示,正在密切关注贸易局势发展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必要的话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经济扩张。这一表态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指出,鲍威尔的讲话发生在政治经济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第一,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延伸到科技、教育、旅行等多个方面,各方对中美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前景转为悲观。第二,美国经济景气回落迹象愈发明显,5月Markit PMI降至50.5,为10年来新低,作为重要需求指标的耐用品订单环比负增长。第三,美联储紧盯的通胀和就业指标发生变化,虽然4月CPI增速达到2.0%的目标值,但同、环比均略不及预期,美联储更加关注的核心PCE只有1.6%;美国5月“小非农”ADP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引发关于劳动力市场转向的揣测。第四,海外需求下滑,汽车、半导体等行业出现全球性低迷。
此前,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扩大,释放了更强劲的经济衰退信号,再加上上周公布的5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远不及预期,导致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升温。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市场押注美联储7月份大概率降息25基点,年内降息幅度甚至接近75基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美国财政部长的姆努钦周日也向外界传递了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谈及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姆努钦表示,不会关注任何单一的数字,因数字波动性很大。他认为没有迹象显示美国经济可能正陷入衰退。美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的亮点。相比之下,他更担心的是美国以外地区的经济下滑,“我们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放缓感到有点担心。”
降息还是不降息?这是一个问题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仍存,全球制造业PMI集体疲软的背景下,不仅美国,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忧虑都在加剧。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球经济增速的回落是在预期之中的,主要经济体增速在集体回落,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会使得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承压。但张明并不认为短期内美国经济有大问题。他指出,今年美国经济增速依然可能高于潜在增速1.8%,目前劳动力市场、通胀率、真实利率都比较有利,“近期内美联储降息的空间其实并不算大。”
花旗6月10日最新观点也认为,尽管5月非农数据不佳,但目前并没有其他明显数据支持美国经济或出现大幅放缓。此外,美国ISM制造业数据企稳,ISM非制造业因就业分项数据大幅反弹而整体走强,因此,花旗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固,美联储当前立刻降息的理由尚不充分。
考虑到美国经济或持续稳健,贸易紧张情绪或在6月底的G20大阪峰会后出现一定缓和,花旗认为,2019年美联储或继续维持利率不变。即使美国经济数据走弱或者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花旗预计美联储也将等到7月才开始采取行动。
不过,与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Michael Wilson此前认为,美国经济早在5月这轮贸易摩擦升级前已出现放缓迹象类似,沈建光也认为,早在特朗普5月初突然对华加征关税、致使贸易摩擦升级之前,市场便已经在权衡美国经济前景。沈建光指出,根据芝商所交易数据,今年1-4月,联邦利率期货隐含的9月降息一次概率已经显著上升,显示投资者对美国基本面的看法开始转向。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使得悲观情绪蔓延,9月降息两次的概率大幅升高。
沈建光提醒,经济和金融市场短期走势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度关注,将对美方的谈判战术和之后特朗普的选举策略产生影响。因此,后续美国的零售、投资和制造业订单等数据应当引起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