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24日,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7届年会将于在海南三亚隆重举行。
在“主题论坛(Ⅰ)——城市的生长与更新:请叫我运营商”上,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认为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一个升——效率升上去,一个降——速度降下来。同时房地产正处两大新风口,分别为城市更新、特色小镇。他认为,面临新常态,房地产市场的奋斗目标是:精神需求和品质需求,“精神需求是除了物质需求以外,我们最大的追求目标是幸福、快乐、健康。如果按照房地产概念的理解就是文健旅。”
顾云昌还提到目前存在的土地资源错配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其中还存在“工业用地配比过高,居住用地配比过低”的情况。一般情况,工业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在10%左右。放眼全球,比如纽约、东京,工业用地只占到整个城市建设用地的5%。
其次,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密度较低,50个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市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是郑州,每平方公里1.5万人,接下来是上海,为每平方公里3800人,广州5900人,北京1500人。然而,大家都充分体会到城市堵车带来的痛苦。北京的城区人口密度并不大,但是堵车叫首堵,“这个是不可理解的。”
再者,中国高楼密度较高,全球60%的高楼都在中国。
顾云昌表示,“这说明我们的结构不合理,现在房价涨得很快,因为这些地方没有土地供应了,大中城市的土地资源错配了,加上我们的管理有问题。”
关于近期热议的万达融创联姻,顾云昌指出,这背后都是金融。
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本次论坛,这个主题叫城市的生长和更新:请叫做我运营商。是开发商的名称不太好,我们就改了一个名称改运营商。是不是这样?其实不是。
城市的开发商是开发销售,城市的运营商是管理运营。既然叫运营商,开发的任务还在我们的身上,但是后面比前面更难一点,所以我们要认清楚我们的定位,我们不仅仅是开发商,而且我们是运营商。
今天我想讲两个题目,一个叫城市的成长,第二个是城市的更新。我就这两点发表我从事近40年的房地产的研究和城市的研究的一些感想。
大家知道,过去30年,特别是最近10年,最大的、最常用的词,或者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高速;一个字是快。房地产也是其中之一,进入了快的市场,城市化进程很快,经济发展很快,城市摊大饼摊得很快,开发商的盈利也很快,千亿俱乐部越来越多。最后,老百姓最痛恨的是房价涨得很快。
那么,新常态,我认为是一个升,一个降。降就是速度降下来,升就是我们的效率升上去。现在正处在一个新的风口,房地产有两个风口,一个是今天上午讨论的城市更新,一个就是更大的风口,就是特色小镇。我们应该从房地产本身来讲起,为什么城市需要改造和更新呢?
首先,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的新陈代谢不息。有机体是有生命的,它就是城+市,城是什么?古时候人们住在一起,要安全,做城墙,住人的地方叫城。但是没有耕地粮食怎么办?需要接头设市场,有交易,把第一产业的东西拿到城里来,城里人打了一个铁,这是第二产业,通过市场第三产业,然后交易,交易的地方是叫市,城市、城市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次,产业多样化功能外溢化。现在的城市,对于周边农村的辐射,外溢越来越多,这是城市发展越来越成熟的标志。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有个性也有共性,共性是城市的规划、交通等等不同形成了共性,这是对城市的简单的理解。
城市的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产业不断的丰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们知道城市化的过程,从目前来看,我们看到了经过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村人往城市走。中国过去若干年就是这个过程。第二个过程是人口向特大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早就开始了,房价涨得过快跟城市化的过程有关,我们把土地都给了特大城市,一些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不足,土地资源错配。第三个是逆城市的过程。第四个阶段是城市圈,比如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号称世界第四大湾区。所以我们现在是什么阶段,我也说不清楚。
还有是3个产业的演变,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这个过程当中,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