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汽笛轰鸣”的蒸汽机车,到动力十足的内燃机车,再到如今风驰电掣的高铁动车组,中国交通发展的“三级跳”轮廓清晰可见。
其中,最让世人称道、让国人自豪的,无疑是智能高铁。以智能高铁为标志,中国这个人口众多、地理复杂的东方大国,一举摆脱交通落后的状况,进入高效时代。
速度和质量,是经济学上的两个关键词,既高速又高质堪称完美。令人称奇的中国动车高铁,恰恰就是这样实现了两者的结合。
350公里,中国火车时速提高5倍
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设计时速
京雄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市区、北京新机场和雄安新区的重要轨道交通线,全长
事实上,这也不是最快的速度。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曾几何时,京沪间最快的列车也要跑30个小时,如今只要4个多小时。
从上世纪的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从时速
3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
一组数据更有说服力:近40年来,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由8.07亿人增长到33.17亿人,增长311.0%;货物发送量由10.75亿吨增长到31.9亿吨,增长196.7%。
国铁集团数据还显示,到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
“今年我们还是确保投产新线6800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计划投资8000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3868亿元。”国铁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高铁运营距离有中国这么长,更没有哪个国家的高铁运营环境能同日横跨“冬夏”。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国铁集团还在不断推进系列化复兴号研制,以适应各种运行环境需求。2018年,复兴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
1000亿元,中国铁路装备订单攀高峰
“今年,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张高铁投入使用。年底前,‘复兴号’列车将增加至450对,开往更多城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陆东福说。
中国铁路装备的“三级跳”也催生了国内外火车更新换代的巨大市场需求。2018年,全国铁路机车车辆投资额度接近1570亿元,突破历史纪录。
另一组数据也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注脚:2018年,中国中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0.83亿元,其中有超过1000亿元是铁路装备订单。
70年前,中国铁路装备犹如“万国机车博物馆”,来自多个国家、多家工厂、超过百种型号的火车头大小不一、黑色笨重。
今天,中国的铁路装备公司已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产品出口到105个国家和地区,高铁成为亮丽的“国家名片”。中国铁路,不仅造福中国,也在造福世界。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